2)1616 二货算出来的商机_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认,这他妈的对自己来说,又一个动感地带啊,不过想想也是,这物流基地的性质,本来就和动感地带很像,都是出租房子,都是主要靠租金收入。

  最主要的,都是一次性投入,然后天天有回报的。

  而日常的管理人员也好,保安也好,他们的工资奖金,都是打在物业费里面,每个月另外收取的,包括路灯的电费和公共厕所的水费,也是打在水电费里另外收取的,日常的开支,几乎等于没有,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分摊到每家租户身上。

  至于装卸队和负责配送的车队,因为是独此一家的生意,就更是能给他们带来滚滚的利润。

  这他妈的,张晨心里感叹,自己一直都很在意办工厂,从没把物流基地放在心上,虽然小昭在世的时候,和他说过好多次,二货那里很赚钱,但张晨一直都没有放在心上,觉得就是再赚,也就是赚点小钱,没看在眼里,没想到这赚小钱的生意,放大之后,赚的就是大钱。

  一个物流基地,实在是比他一家工厂赚得还多,虽然对张晨来说,可能意义不一样,做服装,他一直当作自己的事业,而不管是动感地带也好,物流基地也好,在他心里都是副业。

  张晨好像是忽然开窍,他想到了,要是在商言商,服装厂实在是花了他最多的心血,但带来的效益最低的地方。

  真要说起来,他对服装情有独钟,无非也就是自己是靠着服装起家的,后来的一切,也都是因为做服装带来的,自己才会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

  要是在二货看来,他肯定是认为做物流才是他的事业,他也确实是当作自己的事业,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才会把一个物流基地,做得这么有模有样,你要是和二货说服装,他肯定一脸的茫然。

  张晨又想到了,人看待外部世界,只能是通过自己这扇窗户,这话听上去有点牛逼,好像很对,但其实,里面有很大的盲区,那就是,为什么人看待外部的世界,一定要通过自己这扇窗口?甚至为什么要通过自己,而不能让世界还原为世界本来的样子?

  张晨由此想到了方法论,想到了中西方两种透视方法的不同,西方绘画,从达芬奇开始,就把大家禁锢在焦点透视里,所谓的焦点透视,就是从人的眼睛出来,把能看到的所有事物,分出了远近前后高低长短和大小,同样的两幢房子,近的在画面上,永远比远的高大。

  为了追求这种眼睛里的世界,透纳曾经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去观看海上的风浪,他认为只有通过这样的观察,然后把这种观察的结果呈现在画布上,这幅画所反映的世界才是真实的、客观的。

  所有西方的画家,在他们的画里,始终是有一个“我”存在,“我”是不可或缺的,“我”俯瞰着的世界,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