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六章节 诱敌(六十七)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称的西里古里走廊将直接暴露在中国军队的威胁下来。也因此,在战争爆发之前,印度军队全线调整中印边境东段的兵力部署的同时,还加强了在不丹的军事部署,虽然一直以来,印度在不丹的军事活动就非常密集,而且按照惯例“一旦发生战争,不丹会自动加入印度一边行动”,可是此时印度方面也不怎么相信不丹军队,他们担心不丹人会有异动。

  印度政府虽然奉行的是愚蠢的外交正常,但并不是不了这种外交政策的弊端。自印度在1947年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的那天起,第一届印度政府就继承并继续奉行了英印政府时期所留下的“堡垒中心论”防务政策,这个防务政策利用印度特殊的地理位置,将印度比作为一座天然的堡垒,印度大陆的东西两面以浩瀚的印度洋为天然的堑壕,而北部则以高耸的喜马拉雅山为屏障。印度只需要加强海上力量的建设,并通过控制尼泊尔、锡金、不丹乃至西藏来防范周边国家影响力接近,就能够保障自己的领土安全。而山南地区的这些小国,甚至是中国的西藏,在这种防务政策的思想指导下,就如同堡垒前的“缓坡”一样,起到迟滞和屏护的作用。正如尼赫鲁所说的那样“谁统治了这个地区,谁就取得了对于敌手确定无疑的优势”

  作为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才热衷于运用军事和外交手段扩大势力范围,强行将印度的所谓“国家安全边疆“拓展到他所认为的“理想位置”,也因此,在喜马拉雅山南,印度政府先后通过威压的手段,强迫锡金、不丹、尼泊尔签订下了所谓“维持现状协定”,继而全盘继承下了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政策,同时竭力试图吞并中国山南地区,并将势力影响到中国的西藏。虽然最终在1962年的战争中,印度对于中国的渗透失败了,但也因为那场战争,让印度开始加大了对山南诸国的控制。因为印度政府和军方都清楚地认识到,“堡垒中心论”的软肋,印度的危险来自于北方的中国。如果中国军队从西藏地区打过来,那么喜马拉雅山脉这个屏障能否发挥作用,也就在于能否控制那些山下的小国。

  除了吞并锡金,在不丹保有驻兵权,并控制尼泊尔之外,印度还牢牢掌握着包括不丹在内的几个山南小国的经济命脉。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为了转嫁自身本国存在的危机,印度不仅利用物资进口渠道来牢牢控制住尼泊尔、不丹,甚至还不断向这几个贫穷的南亚小国倾销印度的过剩商品,这导致了在战前,不丹和尼泊尔国内的失业率就已经上升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而且突破了这个历史最高点,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却是不断加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