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二章 战正酣·4_战场中的角色扮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是不是,真的错了······”

  “松岛号”舰桥上,联合舰队的司令官伊东亨佑看着战场上的情况,已经彻底的呆滞了。

  “桥立号”巡洋舰的残骸此时只剩下了最后的一部分还漂浮在海面之上,在它的周围是大量的尸体和正在挣扎求生的士兵们。

  “严岛号”巡洋舰的船尾已经高高扬起,那两扇还在转动的螺旋桨,好像在对着他们发出生命最后的哀鸣。

  而北海水师的战舰编队,此时已经散开,开始对着他们这些残兵败将进行着疯狂的追杀!

  不久前还疯狂无比,大喊着要为倭国要取得晋升资本的他,此时已经是满脸的绝望!

  开战之前还在诉说着要为国尽忠的他,在现实的打击之下,心头之上也不可避免浮现出了后悔的情绪。同时,还有一种本就该如此的念头,在不断的浮现着。

  毕竟,作为一名纯种的倭国人,在面对蹂躏了他们长达几千年的天朝上国,其心理的状态,是十分的复杂难鸣的。

  既有这几千年积攒下来的怨恨和愤怒,也有面对天朝上国的懦弱和自卑。

  因此倭国联合舰队乃至于倭国的这种表现,更多的可以说是一种用以掩饰自卑的手段。嗯,甚至还有可能,是一种被暴揍一顿后的自我安慰!

  毕竟,华夏古国,把倭国按在地上狂揍的这种事情,又不止一次了。

  细说起来,从历史上来看,华夏跟倭国的第一次战争,是在公元663年的白江口之战。

  即唐高宗时期,唐朝、新罗联军,唐军1万3千余人,战船170余艘,新罗军5千余人。对阵倭国、百济联军倭军4万2千余人,战船1000余艘,百济军5000余人,此战唐军在人数及战船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水陆并进,四战皆捷,大败倭国百济联军,倭军溺水不计其数。

  第二次则是在元朝时期,分别在1274年,1281年跟倭国打了两次。但是吧,有一说一,第一次作战元军虽然在战场上压制了日军,却不擅长山地作战,无法突破九州岛崎岖的地形进入九州腹地。且日军战斗意志顽强,坚决抵抗,给元军也造成了不小损失,刘复亨受箭伤,元军撤至船上。当夜意外台风刮翻元军200多艘兵船,忻都连夜乘剩余船只撤退回国。

  第二次作战,已经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发兵十万,悍将数千,为的就是彻底将倭国平了。只是当时的古人对于海上台风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被一场台风,可以说全部送进了大海。这么说吧,要不是这两场风啊,倭国,就只是咱们历史课本中的一个字符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倭国人原因呼喊神风的原因。毕竟两次灭国之事,全是靠台风才侥幸活下来的原因。

  第三次是明朝抗日援朝战争,发生于明朝万历年间,丰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