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章 童言无忌_广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辞,知道么?”

  “是。”刘辩心中很是厌恶如此,自家母亲到底想的什么,他倒是也能够猜出个十之八九。

  而在王美人的宫殿之中,也在上演着相似的一幕。

  “将军也没说什么,只是给我和皇兄讲了讲凉州征战的故事而已。”

  刘协比刘辩还要精明,要紧的地方一句话也没说,而王美人比之何皇后的政治手腕还有略差一筹,刘协说什么她就信什么,哪里想得到自家儿子骗了自己。

  而这一切都和太史慈无关了,他走出了宫殿之后,皇甫嵩当即开口道:“子义你们两个年轻人谈吧,某先回府去了。”

  “皇甫车骑慢走,改日某亲自登门拜访。”

  “恭送皇甫车骑。”

  太史慈和荀攸两人微微弯腰,送走了皇甫嵩之后,两人相视一笑。

  “公达,请吧。”

  “将军相邀,敢不从乎?”

  太史慈荀攸两人走出宫中,信步朝着驿馆行走而去,刚到门口,庞德就迫不及待的迎了上来。

  “刺史回来了,这位先生是?”庞德见到太史慈身旁的荀攸,微微一愣,荀攸身上有一种淡雅出尘的气质,悠然自得,好像什么都难不倒他,一副智珠在握的气质。

  “公达,此乃某帐下军司马庞德,字令明。”太史慈对荀攸介绍完了,又对庞德道:

  “令明,这位公达先生乃是宫中黄门侍郎,颍川荀氏之后。”

  还没等庞德开口,荀攸笑道:“子义将军平定凉州,想必庞司马在其中必定出力甚多吧,如此看来将军倒是给我家小姑丈又找了一员猛将。”

  庞德闻言不禁有些一头雾水,只得定定的听着两人下文。

  “哈哈,不瞒先生,这次回来便是要将令明引荐给我家主公。如此不如我等便往我家主公府上一会如何?”

  “如此也好!”荀攸想了想说道。于是几人便往杨氏府上方向走去。

  不多时几人便来到了杨广的府上,看着面前这栋熟悉的建筑,太史慈不由感慨时间的飞逝。

  “不知不觉间我也有数年没有回到洛阳了,也不知家母在主公府上过的可好?”太史慈如是想到。

  稍微收拾了一下心境,太史慈上前敲了敲门,

  “来者何人!”这时一名门童打开大门问道。

  “劳烦通传主公,太史慈与荀公达来访!”

  “原来是子义将军与荀先生啊!还请两位稍待,我这就前去通传!”那门童闻言当即心下一惊,待看清了两人的面容后又是一喜,连忙说完后便往府中去寻杨广去了。

  “公达兄,皇长子乃是何皇后所生,又是嫡长子,为何陛下却迟迟不肯立太子呢?”眼看门童去寻杨广还要些许功夫,于是太史慈便接着之前的话题继续问道。

  荀攸答道:“将军久在边塞,少来京城,可能有所不知。陛下近来宠幸王美人,皇子辩木讷少言,皇子协自幼聪慧,因此陛下欲传位于皇子协,但是又因为众臣干预劝谏,不敢立皇子协为太子,因此也不立皇子辩。”

  太史慈微微叹一口气:“国有长君,乃社稷之福,昔日明章二帝皆为明训,陛下应当请朝中大儒倾力教导皇子辩才是。”

  昔年,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时尚在壮年,因此掌朝的时间十分长久,因此太子也就是汉明帝直到三十多岁才登基为帝。

  而接受了二十多年教育的汉明帝博学多识,为人成熟稳重,因此完美的承接了汉王朝的统治。

  而之后的章帝虽然没有而立之年,不过也是将近二十岁即位,又有明帝的培养,因此处世理政也算沉稳。

  不过之后整个东汉的皇帝都一直陷入了一个怪圈,其后的皇帝大都年幼继位,因此多为太后垂帘听政,既而使得外戚权力空前加强。

  而成年后的皇帝为了自外戚手中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力便又不得不依靠宦官的帮助,既而也就导致了其后外戚宦官等势力来回把持朝廷,皇帝的权威大为丧失,此后皇权的衰落也就在所难免了。

  不过此时的刘宏似乎还是没能吸取教训……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