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四章 消失的2月29日_未来职业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宁还在沉思,那边的老赵点了跟烟,开口道:

  “日记里的笔迹我们请了国际专业人员检测过,并跟死者生前的笔迹进行对比,没有丝毫造假痕迹,也就是说,日记里的内容都是出自死者之手。而且,日记本里除了死者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指纹,所以,这本日记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老赵说完,王法医推了推眼镜,接过话题。

  “我们详细盘问过死者的室友和父母,证明这本日记本的确为死者生前常用物,且死者生前对这本日记异常珍惜和看重,经常随身携带,而且据死者室友所诉,事发当天,死者是带着这本日记出去的。所以我们判断,凶手留下日记本的目的有两种可能,第一,对我们警方的挑衅;第二,对死者的忏悔。”

  夏佐唯喝了口浓茶,目光扫过墙壁上的照片,道:

  “事实上这两种可能并不矛盾,人都有多面性,在凶手疯狂而残忍地杀害死者之后,扭曲的心理得到释放,他会变得异常脆弱和善良,留下日记本,是想得到死者灵魂的谅解,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将他抓住,好介绍他矛盾而又罪恶的人生。”

  苏宁点点头表示理解,这是一种行为心理学,人之所以为人,就是矛盾的个体。凶手残忍地将死者杀人分尸2000多片,其心理素质无疑高到一种极限,而维持他如此高心理素质的原因,应该是另一种完全相反的心理寄托,以达到某种诡异的心里平衡。

  比如,人们做了坏事,会去教堂忏悔,忏悔完,他心里得到解脱,达到某种平衡,然后继续做坏事。

  在未来教官的记忆中,这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犯罪心理学。

  以此类推,这个案子里,凶手很可能就在这种人,一边残忍的杀害死者,一边又渴望得到死者灵魂的谅解。而且,他很可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不喜欢现在的生活,所以迫切地希望结束这一切。可是作为一个人,趋吉避凶是本能,他希望而又害怕结束,所以,在不违背本能意愿的情况下,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将这一切让警方来处理,用一种类似挑衅的方式。

  但是很可惜,警方一直无能为力。

  苏宁眼睛微微眯起,一个高智商的罪犯,一个渴望结束的罪犯,又怎么可能不会在日记本里留下线索呢?

  他忽然问老赵。

  “死者每天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老赵一愣,食指和中指夹着烟,点点头道:

  “是的,我去他们家了解过,死者从小学开始,每天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从未间断。”

  苏宁眼中精光一闪,忽然问了一个没头没脑的问题。

  “2000年是什么年?”

  在座三人脸色顿时一变,夏佐唯滚烫的茶水到在鞋上都没反应,老赵递到嘴里的烟烧到烟蒂都忘了吐,王法医做记录的钢笔狠狠戳进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