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八章 跟着公公打天下_司礼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监、监军太监殉国的人数也是历朝之最的。

  同样有感触的,甚至感触更深的肯定就是张公公和崔公公了。

  二人可是人魏舍人口中的当事人。

  家生子的比喻很贴切,公公们于皇室而言,不正是民间富户家里的家生子么?离了主家,他们这些家生子就是无根的浮萍了。

  要得!

  咱内廷就是比外朝对皇爷更忠心啊!

  张诚紧绷的面皮舒缓了下来,他固然打小受大学士教诲,以儒生为荣,但毕竟是净身之人,眼下代表的是内廷,不可能真和外朝尿一壶去,双方更多的利用关系。

  而外朝对内廷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这一点张诚心知肚明。现在突然有个人跳出来说内廷比外廷值得信任,大说公公们好话,饶是张诚刚才气的想将魏良臣拖出去杖毙,这会也不禁好感大生。

  崔文升不住点头,他倒是想起去年宫里曾流传说,有个少年对都察院的一帮御史说内廷之人都是身残志坚,结合时间一想,莫非这身残志坚四字也是从魏良臣口中说出。若那样的话,这少年倒真是八面玲珑,内廷之友啊。

  “话说的是粗,但理不错。”

  朱常洵是“争国本”的当事人之一,虽然不是他直接出面,但却是利益相关者。你要说这位福王殿下没有当太子的野心,那肯定是自欺欺人的。

  自个为何没能当上太子,还不是外朝从中作的梗么。

  现在,魏良臣说内廷的公公比外朝的大臣更值得信任,朱常洵肯定要出于公心帮着说一句。

  郑贵妃听儿子这么说,笑了笑,微微摇头。却不知是不同意魏良臣的说法,还是觉得他不应该当外利玛窦和李之藻的面说。

  “朕早就和你母妃说过,这小子不给朕弄些虚的,有一说一,他上的那些奏章你母妃都收着呢,回头你也看看….蛮有趣的。”万历点了点头,然后问魏良臣,“你说你是用什么写的?”

  “陛下,是白话文。”良臣微愕,万历这跳的也太快了吧。

  “对,白话,大白话,也是大实话啊。”万历深以为然,“朕就喜欢听大实话,你说的在理。”

  良臣想说的是,你祖宗洪武爷和成祖永乐就是大白话始作者,那圣旨真是通俗易懂的很。可惜,你们这些皇子皇孙经过正规儒家教育,反把大白话这一直白语言形式给忘了。

  空话,套话,废话,只求修辞,骈四俪六的,到头了一句话就能概括。这种奏疏,看着不是浪费时间么。

  良臣以自己大白话上书为荣,实际上,是他压根不会写那种奏疏。

  不过不要紧,皇帝喜欢就行。

  当着皇帝面大说太监好,良臣这是投其所好。

  当然,这也是逮着了万历,要落在洪武爷手里,魏良臣就成了魏剥皮了——被剥的那个。

  反正万历喜欢用公公,那良臣顺其意便是。

  只要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