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五十三章 旧伊甸_895_随身带着星际争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它成为荒无人烟的孤岛,实在是被逼无奈,不得不让它一直这么“失落”下去。

  在整个希伦贝尔大区内。谈起“失落之地”哪个不知?哪个不晓?从宇宙环境上来说,它最为特殊的地方在于,包括缓冲带在内,“失落之地”100多光年的范围内无法进行曲速航行。即,要想由外围恒星系统到达“失落之地”,单单隔离带30光年的路程人类穷尽一生也过不去。

  无法进行曲速跃迁,光速就是一道天堑。凭人类现有的技术,别说光速,亚光速都远远无法企及。所以。单纯靠常规飞行,有缓冲带在,人类世界与“失落之地”无异于天涯之遥。

  再说“亚特兰蒂斯”的含义。不错,“失落之地”中蕴含着大量伊普西龙人遗迹。从那些“失落之地”逸散出来。经过长途跋涉旅行的战舰、建筑残骸来看,“失落之地”比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所有伊普西龙遗迹还要宏伟,相比那些零零散散分布在宇宙中的伊普西龙能源加工工厂、观察站、补给港、科研院所等等设施,“失落之地”更像一座城市。

  “旧伊甸”,正如其字面意思,一座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凋零、衰败的无人圣域。图腾崇拜由来已久,即便在当今人类社会中,仍有一些人视伊普西龙人为神。当然。并非封建迷信那种虚无缥缈的“神”,而是引导人类文明先前发展的“神”。既是“神”之城。取名“伊甸”自然无可厚非。只不过,同以往发现的伊普西龙遗迹一样,这座“神”之城同样是人去楼空,沦为昨日黄花。

  对于“人去楼空”这一点,虽说人类拿不出确凿证据。不过,200多年来,由“失落之地”方向飞来的物体中,除去一些战舰、建筑残骸外,并无活生生的伊普西龙人造访这一现象,可以间接佐证推测的正确性。

  至于“暴风之眼”嘛,所谓“暴风”,说的是陀螺仪核心外围的“星云物质”。这里讲的“星云物质”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真空气体、尘埃云等,在有背景光源或无背景光源条件下形成的亮星云、暗星云这样的星云状天体。而是以恒星系统为单位,其所含恒星、行星、彗星等天体破碎后形成的大面积尘埃团。

  尘埃团的组成物质很复杂,因为位置、核心引力、物质间的化学反应等等影响,会漫反射出颜色、亮度不同的光。从远处看,就像一团星云,因而称其为“星云物质”。

  这些“星云物质”如同一个快速旋转的陀螺,围绕中心恒定不动的核心运行。因为这些“星云物质”在外面看类似飓风,所以,陀螺核心便得了一个“暴风之眼”的称号。

  一开始,科学界认为“暴风之眼”是一个黑洞,因为只有这样,那些恒星系统破碎后形成的尘埃团才有可能遭受巨大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