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61章 虚怀若谷_重回80当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制造科技设备销往美国”。

  不过那也算是紧急情况下的意外突发,当年要不是赶上79年三里岛核事故,美国能源部要货要得突然,那肯定是普莱克斯或者法液空的单子。

  而在顾骜眼里,区区一家CD工厂,技术含量最多也就跟历史上92首长视察“先科VCD”的时候差不多。后者虽然晚了7年,但毕竟是带V的。

  视察的时候,工厂的负责人,以及市里有关部门的领导,都提出了一些疑惑。(当然按顾骜离开体制之前的级别来说,钱塘本地凡是级别比仇清低的,都不算顾骜个人的“领导”,最多平级)

  “顾总,为什么几个香江的华人歌手唱片,都能卖到曰本和美国市场呢?是因为现在汉语流行音乐在国际上地位这么高了么?那您真是给咱中国人长脸呐。”

  这些问题问出来的过程,如果真要写得装逼打脸一点,单独水个两三章都没问题,而且可以发泄得酣畅淋漓。

  然而顾骜却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不想靠欺负内地同行眼界窄来装逼,所以非常实诚地直接揭开了谜底:

  “这没什么,曰本、美国虽然有销量,不过《吻别》这张专辑,目前加起来在这两国也就几万张,这都一个月了。至于买的人么,我虽然没有详细数据,但也可以打包票,绝大多数都是在日华人或者美籍华人买的——

  嗯,就跟邓丽筠能去肯尼迪艺术中心开演唱会,南韩那些艺人,也能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开演唱会嘛,你以为都是白人看的呢?还不是海外的华裔韩裔。”

  85年的南棒艺人当然还没到这个水平,顾骜不过是拿后世S-M时代的韩娱常识随口一扯。反正听众也不知道现在南棒娱乐业发展如何,不会传帮的。

  至于拿湾湾人举例的时候,顾骜本来是脱口而出就想说“就跟周洁伦去洛杉矶的南加大演唱会,不也都是华裔在看”。

  最后是话到嘴边,硬生生刹住了,知道这个例子肯定会穿帮,所以临时加工换成了邓丽筠的例子。

  而且,顾骜这番话,绝对是有理有据的——或许有些看官是张雪友当年的铁粉,会拿“张雪友的《吻别》可是火遍了欧美,甚至在荷兰都成了销量榜冠军唱片”来反驳。

  但其实,那些都是海外亚裔贡献的为主,不能说白人完全不买吧,但至少一小半都占不到。

  事实上,这一点从“历史上张雪友在欧洲,为什么是在荷兰卖得最火”,都可以轻易解释——因为,历史上张雪友出道时投靠的是宝丽金唱片。

  众所周知,1982年全人类定义CD音乐制式的时候,三大标准定义发起者,就是飞利浦、索尼和宝丽金。

  可更多人或许不知道,宝丽金其实就是一家有飞利浦资本背景、以及飞利浦离任高管经营的唱片公司。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