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无力吐槽(求收藏)_大鉴赏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勒像,如GS炳灵寺石窟中即有。五代、宋以前的弥勒像,主要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大类。

  其实,这尊佛像,有过三次形象的演化。

  第一个形象出现在十六国时期,是交脚弥勒菩萨形象。该形象依据弥勒上生经,说他本是世间的凡夫俗子,受到佛的预记,上生兜率天,成为登十地成等正觉的菩萨,演说佛法,解救众生。

  第二个形象出现在北魏时期,演变为禅定式或倚坐式佛装形象。该形象依据弥勒下生经,说他将由兜率天下到人世间,接替释迦牟尼佛进行教化,由菩萨变为未来佛。

  第三个形象五代开始出现,再演变为肥头大耳、咧嘴长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盘腿而坐的胖和尚形象。

  该形象依据后梁时期一个自称弥勒化身的僧人契此的模样。最后这个形象不再具有以前形象那种庄严凝重的宗教意蕴,变得随和,贴近生活。可以由人随意调侃、揶揄。这是弥勒世俗化的必然结果。

  如今,赵天明他们看到的这个形象,就是第三个形象,肥头大耳、咧嘴长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盘腿而坐的胖和尚。

  看到这尊佛像,大家都会觉得生活变得阳光起来,难怪能成为民间最受欢迎的佛像之一。

  另外,它还是明朝时期,玉雕名家刘谂的作品。

  刘谂是明末苏州玉雕大师。擅琢水晶、玛瑙、玉器,人物花鸟,巧丽绝伦,仿古惟妙惟肖可以乱真。刘谂的玉琢在最后一道工序即碾磨细工上,存在着“求形不求工”的现象。

  “这一尊佛像看着舒服,知道什么底细吗?”王志伟见赵天明看那佛像那么久,也重视起来。

  赵天明告诉他:“明末苏州玉雕大师刘谂的作品,雕工不用说,只是这玉是白玉,没有达到羊脂玉的水准。”

  尽管如此,它的价值也不低。赵天明可是听说,明朝以前的玉器,通常都是看造型,看雕工,玉质才是第二;而到了清朝之后,玉质才是关键之一。

  “明前看造型,清后看玉质”,这是很多资深古玉收藏者的秘密。明代及以前,古玉存世量很少,材质或者为和田籽玉,或者为地方玉,几乎不太可能挑剔玉质。

  虽然和田山料已经于景泰年间进入中原,但是那时候和田山料比和田籽玉更为难采,尺寸又较大,几乎都成了皇宫大型玉雕的材料,民间很难找到。

  清代及以后,和田山料大规模开采,占比已经超过百分之九十,于是就有必要挑剔一下玉质。

  “那就再看看其他的,没有更适合的,再考虑一下。”王志伟点头道。

  这时候,陈小胖艰难地搬出一件大型雕件,居然有半米高,是一尊人物雕件。

  “这件怎么样?明朝玉雕大师李文甫的作品,据说,这个人的镂雕十分葵花图华物乱,布精细,非常具有时代风,尤以物中不过格……”陈小胖开始吹嘘道。

  赵天明都没有接触,看了眼后,神色顿时有点古怪了。

  “你知道这个雕件人物是谁吗?”赵天明忍不住问道。

  “纪晓岚,没有错吧?”陈小胖立即笑着回应,他虽然也不是很懂,但自己的东西都会搞不清楚吗?

  “有问题吗?”王志伟看向赵天明。

  我的天!赵天明都无力吐槽这两个胖子了。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