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8章 战火纷飞_舌尖上的神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黎巴嫩,其实是有着各种奇葩的国家,国外的黎巴嫩人比国内的多。难民人口比例世界第一高。原来是中东唯一一个基督教国家,现在却变成一个***人口大多数国家。

  这是一个充满极端对立的和统一的国家,破败与完整,古老与摩登,传统与现代,战争与和平。

  直到身临其境庄臣才发现这里居然是一个地中海国家?

  被世仇以色列和世哥叙利亚包围,一个是很能打,另一个是能被打。人口600万,收200万难民,是世界上难民比例最高国家。800万黎巴嫩人流离海外,大部分人基督教徒。黎小哥们跟旁边的犹太人一样,喜欢做生意。全世界各地都开起餐馆和小卖部。

  好莱坞大明星乔治克鲁尼的老婆就是黎巴嫩德鲁兹人,背叛他们的教义嫁给巨帅巨有钱的乔治哥,一定是真爱。

  德鲁兹人40岁之前可以过着平凡的市井小民生活,40岁之后就要选择是否转入宗教大家庭还是继续小民生活,如果选择了进入大家庭,就要严格遵守教义,学习经文,放弃猪肉,离开小酒,戴起白帽,穿起教袍。德鲁兹人不能多妻,离婚或丈夫挂了不能再嫁,不能离教。外人也不允许加入德鲁兹大家庭。黎巴嫩的基督教马龙派后面会说。

  亚洲大陆最小不点黎巴嫩黎巴嫩几乎被历史上的所有统治者都虐过,腓尼基人,埃及人,希腊人,波斯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十字军,土耳其人……

  这块地有7000年证据可追溯的历史,公元前1550年被腓尼基人统治1000年,至今好多黎巴嫩人都不愿说他们是阿拉伯人,而自诩腓尼基人,其实早没关系。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被引进,后演绎出黎巴嫩流行的马龙派。再后来阿拉伯人统治时期,基督教人备受压迫,躲进了山区,建了满山的修道院。十字军东征期,基督徒们和欧洲天主教重新建立了联系,也承认罗马教宗。

  几十年内战结束至今,各种大大小小炸弹不断,和以色列以及叙利亚边境冲突不断,各教派间麻烦不断,涌入境内的难民不断。不过站在城市里,感觉还是挺安全,大家该干啥干啥。民众们每天出门吹牛泡妞喝酒,但对战争的记忆确刻在每座布满弹孔的建筑上和大家的心里。

  走在贝鲁特的大街小巷里,感觉最大的就是***国家特有的杂乱,各种市井小店商贩忙忙碌碌,穿梭在破旧的建筑群中。大部分的人生,就是为了活着。

  海边码头区,布满各种玻璃风格现代建筑,灯火通明。游艇停泊在咖啡卡座前,市民悠闲的坐在酒吧里,人行散布道沿海岸而建。高档购物中心和酒店让人忘记战争的弹孔,相信生活会慢慢变好。

  古罗马遗址Baalbek是全世界现存最大的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