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章 第四章_[三国红楼拉郎]金风玉露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洛阳城当地的五名脚夫,另租了三辆板车,连带来时的马车,好生护送灵柩回长安贾府,并千叮万嘱把一番说辞叫脚夫记熟,告诉贾家。剩余钱财,二人用来租船走水路往南而去。

  从洛阳乘舟而下,秋日北风紧,不到一月,船就行至曲阿(吴中丹阳)。一路上不太平,好在有惊无险。夜宿江上,遥对长江锁钥——圌山。

  时令已是深秋,萧瑟金风凉透骨,一泓冷水影圆轮。黛玉静坐船内,隔帘遥望,清夜月圆。念及自己死生来回,远离亲人挚友,可终于重返故里,真是百感交集!

  一轮明月照大江,孤山叠影静无言。黛玉望着江面上银光粼粼,月影纯澈,也不劳动紫鹃,看四下夜色沉沉,悄无人声,独自挑帘出舱,蹲下身去持碗舀江中水月,舀起一碗江水。

  紫鹃见了快步过来替她披上披风,嗔怪:“姑娘要做什么,吩咐一声便是!仔细着了凉。”

  黛玉嫣然笑开,把碗中月影给她看,“你瞧,我把月亮捞上来了!”

  紫鹃失笑,帮她掩好披风,“姑娘心情好转,快回去吧!”

  黛玉环视,山长水阔,愀然正色,慢慢跪在船头,把水碗置于面前,对着这水,这月,这江,恭恭敬敬地磕了四个头。

  “都说天下的水总归一源。我未到家,但已入吴地。暂取长江水,朗月清风为祭,叩拜双亲。”晚风拂面,黛玉含泪望天,喃喃道:“爹、娘,女儿回来了……”

  黛玉渐渐收了泪,把碗端回船中,准备日日祭拜。可心中幽情既发,恰逢天清地和,月明风澈,如此良辰美景不可辜负,命紫鹃取琴出来。

  这琴是黛玉当初由南带到北,又归在她的陪葬之物里,侥幸能一起带回,抚摸琴身就像故友重逢。黛玉净手端坐,略加思忖,应和面前风物,按弦抚琴,奏《高山流水》之曲。

  江上烟波起,风送琴音来。泠泠叮咚之声,经由凉风,飞进了江边的另一叶小舟中去……

  江面上的另一只船,却与林黛玉所处的小船截然相反。舱内酒香满溢,笑语不断。两个俊秀公子临窗设案,温酒笑谈,很是尽兴!

  上首的青年身形高大矫健,英姿勃发,剑眉星目,意气挥洒,端杯敬酒,笑言:“公瑾,此番我能挥师横江,连克数城,击败刘繇,仰仗你渡江接应、鼎力相助!再敬你一杯!”

  受他敬酒的男子,同他一样,一望便知是习武身形,器宇轩昂,面如冠玉,凤眸含情,醉意微露带出三分豪气,七分恣意,平添风流潇洒。

  “伯符兄言重了!”周瑜仰头饮酒,兴致正盛,“伯符勇武有谋,公瑾能与你结交,实属大幸!”

  “哈哈哈哈哈哈——”两人春风得意,畅声朗笑。

  周瑜凑身过去,目光凛凛,谋划:“而今部众愈万,士气方盛,正是挥师南下,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