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02 艰难的汽车产业_超级军工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九的话,让所有人眼中都是一亮。

  “刘主任,国家大力推广汽车工业发展,布局汽车产业战略,这是一个好机会啊!”姬飞原本是541基地乘用车负责人,这几年,一直都在整合九院民品单位跟汽车制造有关的单位以及部门。

  一开始,他就对刘一九的计划坚定不移地信服,这今天对于各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了解,让他更加明白他们搞的这家汽车厂对于整个国家有着什么重要意义。

  几十亿的项目投资,这不是国内目前太多单位可以拿出来的。

  即使有能够拿出来的,也不会舍得下这样的血本。

  国内的汽车产业甚至没有起步。

  “确实是机会,但是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产能有吗?别的不说,这几年仅仅靠着嘉陵厂的手工生产……”刘一九不满地对着姬飞说道。

  嘉陵厂从88年就打造出来了第一款嘉陵100,不过并没有大规模地生产。

  没有生产线,没有工业化生产的制造流程。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独自摸索。

  收购了海可姆公司,同时跟北重,齐齐哈尔第二重工等等单位联合设计生产线,已经四年过去了,生产线还没有制造出来。

  刘一九知道,这里面艰辛,也知道国内想要制造汽车,其实并不容易。

  问题是他们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完成布局,国内汽车市场不断地被日系,美系,德系的车占据,九院下属的小汽车甚至没有什么知名度。

  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产出。

  郑浩把所有产能都是调集到了541基地的面包车以及中巴车生产上面。尤其是541基地现在的大巴车同样供不应求。

  姬飞想要做出成绩,想要让他们的汽车制造产业占据更大的市场,自然在这上面也会优先发展客车,而不是私人小轿车。

  一名领导的眼光,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如果不是他们在周边配套产业上面下了大力气,刘一九会毫不犹豫地把所有人都给换掉。

  九院培养的人,现在完全可以使用了。

  “目前我们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有着海可姆公司技术人员的参与,焊接生产线,涂装生产线,都是没有问题,甚至已经即将完成制造。而北重负责的总装生产线,一些关键的控制设备还没有完成生产,齐齐哈尔二重研发的冲压生产线,没法连续工作……”姬飞有些为难。

  毕竟,生产线不是由他们九院的技术团队控制的,刘一九要求的效率,很难达到。

  何况,国内的生产线,基本上是从无到有,这里面的难度可想而知。

  几十亿的经费,不少都是砸在了技术研发上面。

  如果按照目前的效率,相对于国内的技术发展速度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比起九院的速度,自然差了不少。

  “冲压生产线的问题在什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