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77 民航总局的运十订单示好(17/31)_超级军工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引进的27架MD-82,有19架在上海大飞机厂组装,并且在组装过程中逐渐把一些零部件的生产向着中国国内的飞机制造厂转移。

  而在92年,还会签订一批数量为40架的MD-95飞机订单,最终94年调整为20架,以及后来还有其他的型号订单,却因为波音收购麦道,终止合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中国再次没有了大飞机生产能力,甚至组装能力都没有了。

  即使麦道继续合同,估计也就只能完成第一笔合同了。

  民航总局的人不会再继续为难运十。

  这是一件好事情。

  “如果他们真的下达订单,咱们的飞机,就不要把价格搞的太贵了。即使我们的技术性能优于麦道MD-82,民航方面也没有太多的钱,而且目前民航每年都需要不少的财政补贴……”刘一九对马凤山说道。

  马凤山一脸的疑惑,“这事情不应该由我负责吧?”

  “你是总设计师,这样的谈判工作,确实不适合你去。但是我的处境,自然是不适合出去的,民航总局向咱们发出了示好信号,咱们不能不表示不是?而大飞机厂厂长熊风暴,不适合谈判,我会跟管理委员会的人协商,成立蓉城航空工业公司,到时候你们就不用负担这些与技术研发不相关的事情了。”刘一九也是没有办法。

  有时候,幸福来的太突然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那我们留多少利润比较合适?研发成本是把所有的费用都算到里面吗?”整个成本,马凤山倒是非常清楚的。

  虽然,这些年一直都是由九院不计成本地投入,但是很多的技术研发,都能够用到其他的领域里面。

  刘一九说多少的利润,就是多少利润。

  马凤山觉得自己应该去争取。

  虽然民航总局钱不多,但是不能买国外的就昂贵,而买国内自己制造的飞机就便宜得成了大街上的白菜价不是?

  “技术研发成本肯定得算,我们运十的试飞成本就不要算到里面了。毕竟,上面的人不是傻子。抛开成本,有百分之二十的纯利润就够了。咱们的飞机研发,目前也不靠市场。”刘一九也是清楚,仅仅只有几十架的订单,根本就无法支撑飞机的发展。

  空中客车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欧洲几大列强国内的航空公司在这家抵制美国客机的大飞机厂成立的时候,各国都在抛出大量的订单。

  从而促进了空中客车快速的发展。

  如果要算所有的成本,甚至飞机制造厂的投资等等,这个成本就太高了。

  “这样是不是太少?价格太低,他们反而会担心我们飞机的技术性能。如果仅仅是以我们成本价格加上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这比麦道的MD-82还要便宜很多。”马凤山皱着眉头说道。

  “如果跟MD-82价格持平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