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85 插手东风-31工程_超级军工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2,也就是202工程因为刘一九的建议下马之后,经过联合论证组的论证,提出的“大直径,基本型,系列化”方案得到了******以及军委的认同,在同年,东风-31就上马了。

  这比历史上早了两年的时间。

  但是,并没有因为早研究,这些导弹的关键技术就获得了更大的突破。

  尤其是大型固体燃料发动机,复合固体推进剂,复合材料等,甚至是大型的特种拖车,国内都是没有丝毫的经验的。

  东风-6跟东风-7之前研究了这些技术时间不短,这个时候那些研究的基础资料以及技术就排上了用场。

  “大直径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需要东风-31的命中精度更高,射程更远,同时需要拥有更快的速度。当然,如果能够让直径小一些,制造成本低一些,这个更好。火箭发动机,我们跟你们联合研制的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不是已经进行试车了吗?这个倒不是问题。至于其他的,拖车什么的我们不需要,推进剂合成方面的,我们可以弄到,剩下的就是复合材料,这个我们也能够解决……”刘一九毫不夸张地说道。

  顿时就让航天部的一些大佬震惊了起来。

  如果是这样,航天工业部只需要解决重型拖车就能够让这种远程洲际弹道导弹可以进行机动发射了!

  “真的?推进合成剂的工艺你们能够搞到?弹锥在进入大气层之后再入阶段速度会超过10马赫,那个时候的防热问题如何解决?”钱学森皱着眉头问着刘一九。

  这小子几年没有跟他好好地聊过了,现在吹牛都不打草稿啊!

  “尼普多桑使用的红星-10导弹,虽然采用的是单一的固体推进剂,但是端羟基聚丁二稀却让这种导弹能够在大气层之外达到12马赫的速度,如果我们在这种推进剂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这是否更加容易?至于复合材料,我们可以采用芳纶纤维/环氧树脂壳体等有机合成物减轻导弹壳题重量。至于顶端的整流罩以及防热问题解决,这就更容易了。别的不多说,我们至少可以提供两种……”刘一九在这上面倒是没有吹牛。

  用于防热的材料,他们可是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材料——石墨烯!

  “那你倒是说说如何解决导弹再入段防热问题的解决?要不要我们把设计思路给你说说?”杜仲坤有些不满刘一九的吹牛。

  航天大佬们都是不爽。

  要是刘一九没法解决这些问题,仅仅是在这里吹牛,估计这次会议结束,他就得挨揍了。

  显然看到周围大佬们脸色不好看,刘一九丝毫都不在意,这次石墨烯就不给他们了,而是提出了历史上东风-31的解决办法。只不过,有些对不起研究出来了这种材料的潘鼎教授啊。

  对于东风-31的设计,他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