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上皇三失误_大唐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絪就侃侃而谈:“成德王武俊有两大仇雠,一个是易定义武军节度使张升云,张的父亲张孝忠,原本便是因忠于朝廷,才从李宝臣麾下分割出来的,所以义武军便是成德咽喉处的一颗钉子,王武俊日夜欲拔之而后快;另外一个就是幽燕卢龙军了,当初安史余孽李怀仙为节度使,为麾下兵马使朱希彩及朱太尉(称太尉官职表示尊敬)泚、朱司徒滔兄弟所杀,成德军李宝臣曾率兵口称为李怀仙复仇,企图吞并幽燕,却反被朱希彩所败,而后幽燕和恒冀便势同水火,朱希彩和李宝臣虽先后死去,但两镇的仇怨并未消除,成德军王武俊就曾骂过朱太尉泚和朱司徒滔为‘田舍汉’,绝对看不起这兄弟。”

  “朱太尉为国死难尽忠,以象笏击贼而死,却被王武俊如此诟骂,真的是让人扼腕啊!”杜黄裳等宰相叹息道。

  郑絪没有分散话题,而是继续说下去,又称成德军王武俊,为争夺德、棣二州的盐池,又曾和淄青镇闹翻过,所以成德虽内部稳若泰山,可外部却可以算得上“四面皆敌”,朝廷用兵时,只要略施恩惠,拉拢幽燕、易定两个方镇,威胁王武俊的后路,那么王武俊即便不出师协助朝廷,也不敢叛逆。

  “善,那魏博呢?”杜黄裳继续问到。

  郑絪就说,如果恒冀成德军能叫“家镇”的话,那魏博天雄军便能叫“兵镇”。魏博初代田承嗣死,传位于其侄田悦,田悦后为承嗣子田绪所杀,田绪死又传位其子季安,推其规则,便发觉和成德有所不同:

  成德内旌节的更替,军将的意见占据绝对地位;

  而魏博镇虽有一次内讧,但却始终是在田氏内部更迭的,为何?因田承嗣开始,便在魏博组建了牙军,牙军的主要来源便是当地农民,把原来耕作的强壮农民,变成听命于节帅的爪牙亲兵,并且通过厚赏笼络他们,所以魏博的士卒最为桀骜,割据性也最强。哪怕田氏众叛亲离(如先前马燧、李抱真都打到魏州城下,守门的魏将李长春都要为官军打开城门,可只要田悦拿出财产,对魏博牙兵们叩头,他们还是会毫无反顾地聚集在田氏身边,继续对抗朝廷官军,最为顽固凶悍),只要牙军愿意跟着田氏继续走下去,那魏博依旧无宁日。

  “哪怕田氏族灭身死,牙军也可随意推选一位节帅来,继续割据魏博。”这是郑絪的判断。

  所以和朝廷为敌的,不单单是田氏这个家族,而是整支魏博牙军,这点上和淮西十分类似,所谓“长安天子,魏府牙兵”绝非戏言。

  “那如何根绝牙军势力?”诸位宰相继续问到。

  郑絪便说,这点高岳这些年研究颇深:“田氏想要位子坐得稳,就不得不仰牙军的鼻息,所以就得倾其所有厚养厚赏,财力上单凭魏博镇本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