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动作_鬼马喜剧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毫兴趣,所以他只能再从其他人中寻找。而随后李家诚便走进了他的视线。

  李家诚最早是做塑胶花起家。五零年代末涉足房地产市场,起初只是小打小闹而已,靠建造工业大厦搞租赁起家。

  六零年代时候内地的文革波及到香港,社会治安大坏风声鹤唳,许多有钱人纷纷抛售物业出逃,许多物业廉价出售都无人愿意接手。李家诚看准时机及时出手,趁机囤积了大量的土地。

  七零年代时候。李家诚的公司成功上市,当时香港股票市场一片火爆,被称为“鱼翅捞饭”的时代。所有股票一经发行就被激动地香港市民疯狂抢购。股价持续不断的攀升。当时许多公司都放弃搞实业,纷纷将旗下地产物业抛售,套现去股市炒股票。

  但相对于周围人的狂热,李家诚却异常冷静。他则是将手中股票抛出。之后套取大量现金趁机收购不少的地皮物业。而七三年香港发生特大股灾。股价一泻千里,破产的,倒闭的,发疯的,跳楼的,不知有多少。

  李家诚的公司虽然股价同样大跌,但因为在股灾发生之前就提早抽身,所以基本上个人损失并不大。并且继续趁着股灾的时候。疯狂的吸纳廉价的地产。

  等两年之后香港股市复苏,李家诚的公司再度崛起。并且相继参与了多项大工程,也在香港房地产界打响了名头,也因此吸引了沈弼的注意。

  虽然此刻李家诚身家不过七八亿港币,在香港算不上是一等一的富豪,无论与新鸿基地产的郭炳祥相比,还是与红色大亨霍鹰东相比,还是同珠宝大王郑宇彤等相比,李家诚都还差着一大截儿。

  但是沈弼看重的不是他的身家,却是他一步一步崛起的经历。经过详细的调查分析,沈弼发现李家诚同样是位经商奇才,而且眼光非常之独到。无论是六零年代趁文革动乱,低价吸纳市面上廉价的地产;还是七零年代股票最红时,冷静退场并吸纳地产物业等,都显露出他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把握。

  而且看此人一步一步的经历,就可以看得出此人脚步很稳,从未有任何冒险的作为。这对经营像和记黄埔这样的大公司,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像郑宇彤虽然有珠宝大王之称,同样也是香港顶尖富豪,但此人做生意却略显激进,因此有“鲨胆彤”之称。固然他每次出击都有所斩获,但因为经常玩的太过火,也会让人捏一把冷汗。

  像这样的经营方式,就不太适合接手像和记黄埔这样的大公司。因为像这样的大公司,就像汪洋之中的一艘巨轮,本身就已经摇摇欲坠,因此更不能采取激进的手段。不然船还没有拐过弯来,估计就已经四分五裂沉入大海了。

  沈弼选中李家诚作为接班人,其实还要感谢许贯武的间接引荐。当初如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