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九十四章 左派电影的复兴?!_鬼马喜剧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港电影还是黄梅调。七日鲜的时代。那时候香港电影工作者普遍缺乏经验。缺少资金,缺乏人才,所拍摄的电影大都粗制滥造,号称是七日鲜的电影,一部电影拍七天已经是罕见的大制作。

  这种粗制滥造的七日鲜电影,自然比不上左派电影公司所出产的电影。因为左派电影公司人才济济,而且拍电影既舍得投资,有同样舍得花时间。所拍摄的国语片画面优美,剧情动人,而且无论男影星,还是女影星都是英俊潇洒,漂亮迷人,星味十足。

  最知名的女演员如夏夣,更是把金镛老爷子都给俘虏了,当真可以算得上是魅力惊人。而且据说金镛武侠名著之中的女主角,就有很多是以夏夣女士为原型的,比如《书剑恩仇录》中的香香公主。《天龙八部》之中的王语嫣等等。

  左派电影公司出产的电影也因此广受欢迎,不仅在香港取得票房佳绩。连南洋一带的院线也购买左派电音公司的电影,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左派电影公司当真是风光无限。将七日鲜的粤语片打的不成人形,如果不是楚原导演那部《七十二家房客》横空出世,香港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粤语电影的出现了。

  但随后发生的十年浩劫,彻底将左派电影公司打入到深渊之中。公司内部所有员工通通撤回内地接受审查,所拍摄的电影需要严格的政审,院线只能放映革命样板戏,战争片与纪录片,结果搞得本来繁华一时的双南院线,成了猫不挠狗不叫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地方。上座率不满一成,开门就是亏钱,左派电影公司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一场浩劫全都消耗光了。

  资金消耗光了倒也不是什么难题,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是问题。

  但关键是左派电影公司停业的太久,都已经与香港电影市场脱节了。在他们停业的这十年中,电懋,邵氏,嘉禾,许氏先后崛起,武侠片,功夫片,鬼马喜剧片,功夫喜剧片,都市动作片等等,大热的类型片都已经换了起码三代之多,可是这些左派电影人还以为自己出品的历史片,社会伦理片,家庭喜剧片会大受欢迎,不得不说这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香港人有很多都是从内地逃难过去的,所以他们自然对国内有很深的感情,而且大部分人也都会讲国语,所以看国语电影都没有问题。

  但现在的电影观众多数都是香港本地出生或者长大的香港人,他们在身份认同上也认为自己是香港人,而不再像父辈那样认为自己是内地人,只不过是逃难到这个地方。

  身份认同产生的变化,从小接受的文化教育,令如今的年青一代对于国语电影不再热衷,再加上现在粤语片制作精良,明星频出,对他们来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