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零六章 挖楚原(上)_鬼马喜剧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了。

  不过可惜的是。因为73年楚原执导的那部《七十二家房客》,票房大卖五百三十万,创下邵氏在70年代最高的票房纪录,甚至连功夫巨星李小龙都被他比下去了。

  所以楚原一下子成为邵氏的宝贝,虽然之后拍的两部片子都不甚卖座,但依旧被邵艺夫紧紧拢在怀里,不容许其他人挖角。

  但楚原随后的表现却差强人意,aiqing片《舞衣》、生活喜剧片《香港73》、热门连续剧改编电影《朱门怨》、《新啼笑姻缘》票房接连惨败。再也没有重复《七十二家房客》的票房奇迹。

  许多人都认为楚原已经江郎才尽,认为《七十二家房客》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邵艺夫力排众议,又安排楚原执导新片《小楼残梦》,结果票房更惨,让邵艺夫大失所望,整整半年时间都没给楚原开戏。

  邵氏虽然同许氏兄弟一样,职员全部都是领薪俸的,楚原虽然没有戏拍,但有合同在身,每个月有固定薪水。所以生活自然不成问题。

  但关键是赋闲在家,一身才能得不到发挥。而且没戏拍只领薪水,虽然养活自己不成问题,但老婆孩子一家人也要花钱,楚原的财政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为了挽回邵老板对自己的信心,楚原每天宅在家中编写剧本。再拍了那么多种类型的电影之后,他发现只有两种电影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一种就是喜剧片,从卓别林、基顿兄弟到梁醒波、新马师曾再到许氏兄弟,喜剧片永远都有观众;另一种是动作片,因为动作是国际性语言,谁都能够看得懂。

  所以楚原开始每天宅在家里改剧本,先从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改起,隔几天改好一部就拿去给邵艺夫看。但每次兴冲冲的拿过去,又大失所望的带回来。不是说需要投资的太大,就是故事太普通,让楚原几乎丧失了信心。

  其实邵艺夫也是有苦说不出,如果在平时,公司的业绩好,几十万出也就出了。但现在的局面是许氏兄弟迅速崛起,鬼马喜剧、谐趣功夫接连打破票房纪录,赚的盆满钵满。

  但邵氏电影因为奉行大片场制度,论资排辈,年轻导演永远竞争不过老导演。老导演的思维都比较保守,拍的片子还都是六十年代那种风格,根本满足不了现代年青一代的观影需要。弄的票房是一塌糊涂,业绩大幅度的下滑。

  再说楚原导演接连导演了五部电影,票房全都没有超过五十万港币,连成本都没有赚回来,让公司损失非常惨重。所以邵艺夫即便很欣赏他的导演才华,现在形势所逼也不得不放弃。

  就好像胡金铨那么样的大导演,因为票房不卖座,让嘉禾公司亏了钱,照样会被发配到台湾。香港电影界就是这样的现实,能赚钱的导演说话就是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