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列传152_宋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宗曰:“须用去。”龟年言:“陛下屡许臣,一入宫则又不然。内外不通,臣实痛心。”同知枢密院余端礼曰:“扣额龙墀,曲致忠恳,臣子至此,为得已邪?”上云:“知之。”

  孝宗崩,宁宗受禅,是夕召对,宁宗蹙额云:“前但闻建储之义,岂知遽践大位,泣辞不获,至今震悸。”龟年奏:“此乃宗祏所系,陛下安得辞,今日但当尽人子事亲之诚而已。”因拟起居札子,乞日进一通。又与翊善黄裳同奏往朝南内,因定过宫之礼,乞先一日入奏,率百官恭谢。宁宗朝泰安宫,至则寝门已闭,拜表而退。

  时议欲别建泰安宫,而光宗无徙宫之意。龟年言:“古人披荆棘立朝廷,尚可布政出令,况重华一宫岂为不足哉?陛下居狭处,太上居宽处,天下之人必有谅陛下之心者。”于是宫不果建。迁中书舍人。刘庆祖已带遥郡承宣使,而以太上随龙人落阶官,龟年缴奏,宁宗批:“可与书行。”龟年奏:“臣非为庆祖惜此一官,为朝廷惜此一门耳。夫‘可与书行’,近世弊令也,使其可行,臣即书矣,使不可行,岂敢因再令而遂书哉?”宁宗尝谓:“退朝无事,恐自怠惰,非多读书不可。”龟年奏:“人君之学与书生异,惟能虚心受谏,迁善改过,乃圣学中第一事,岂在多哉!”

  一日,御笔书朱熹、黄裳、陈傅良、彭龟年、黄由、沈有开、李巘、京镗、黄艾、邓驲十人姓名示龟年云:“十人可充讲官否?”龟年对曰:“陛下若招来一世之杰如朱熹辈,方厌人望,不可专以潜邸学官为之。”寻除侍讲,迁吏部侍郎,升兼侍读。龟年知事势将变,会暴雨震雷,因极陈小人窃权、号令不时之弊。遣充金国吊祭接送伴使。

  初,朱熹与龟年约共论韩侂胄之奸,会龟年护客,熹以上疏见绌,龟年闻之,附奏云:“始臣约熹同论此事。今熹既罢,臣宜并斥。”不报。迨归,见侂胄用事,权势重于宰相,于是条数其奸,谓:“进退大臣,更易言官,皆初政最关大体者。大臣或不能知,而侂胄知之,假托声势,窃弄威福,不去必为后患。”上览奏甚骇,曰:“侂胄朕之肺腑,信而不疑,不谓如此。”批下中书,予侂胄祠,已乃复入。

  龟年上疏求去,诏侂胄与内祠,龟年与郡,以焕章阁待制知江陵府、湖北安抚使。龟年丐祠,庆元二年,以吕棐言落职;已而追三官,勒停。嘉泰元年,复元官。起知赣州,以疾辞,除集英殿修撰、提举冲佑观。开禧二年,以待制宝谟阁致仕,卒。

  龟年学识正大,议论简直,善恶是非,辨析甚严,其爱君忧国之忱,先见之识,敢言之气,皆人所难。晚既投闲,悠然自得,几微不见于颜面。自伪学有禁,士大夫鲜不变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