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八章 工业发展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橡胶之外,其他基本能做到就地取材,加工难度也不高,大部分工序还是在乡亲们家中进行的。

  最主要的是,这种鞋子不会太过于依赖程刚的援助,他只要带来预制好的橡胶块,由着这边处理即可,即便没得橡胶,也可以使用皮革替代,乃至干脆省去,只是耐久度就得低上不少。

  更进一步说,就像是程刚带来的大部分产业一样,这种制鞋业最大的优点,正是在于其普遍的可推广性和易上手性,在效率和质量上能够稍微地强过于原始的手工制作。

  从更专业的角度出发,这种生产方式类似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只不过最后由红军的工厂进行统筹安排。

  当然了,土洋结合的草鞋相比于解放鞋一类的胶鞋,到底还是不能比的,倒是有些类似于非洲黑蜀黍流行的轮胎鞋,勉强解决了最基本的需要。

  即便是这样,考虑到现在近万的正规军,已经快要达到同等水平的地方武装,再加上各地的行政、老师、学生等人员,目前的鞋子产量仍显得尤为不足。

  后世的遍布的硬化路面,发达的交通网络,以及先进的制鞋工艺已经让大家忽略了鞋子还有磨损这一回事,大部分人的鞋都是用了两三年鞋底花纹还没啥变化,就因为各种原因被弃之不用了。

  但是这时不行,根据统计,以红军主力水平的训练量,现有的新鞋基本撑不过三个月,这还是估计到粮食消耗和战士基础,没有继续加大强度的情况。

  如果按照后世解放军的训练办法,那么别说三个月,三星期都不一定能撑得住。

  但不管怎么说,好歹是构建了一个初步的内循环网络,粮食、军械、服装等后勤领域,可以稳定地供应军队的发展,而不用担心过一阵外援没了整体水平就直线拉胯。

  后者的例子实在不要太多,以果党买办的习性,传说中装备精良的遭殃军,在抗战时被切断进口物资来源之后,现有装备迅速老化,很快就退回了农业社会的水平,皮鞋转眼就变成了草鞋,这样的教训不可以不牢记。

  话再扯回来,以现在根据地的处境,说白了还是先军政策,一切资源向军队倾斜,所以哪怕是一贯待遇不错的学生们,很多必需品也得省着使用。

  活动完筋骨之后,大家又跟着在草棚搭建的食堂吃了顿早饭,带队老师和工厂的同志做了些简单的客套,便准备回去了。

  对于学院师生的离开,工人们也颇为不舍,当然这并不是休息一天后又得上班的缘故,主要是这些学生给他们带来了颇为难得的娱乐活动。

  九堡所处的位置,附近就只有几处偏僻的村庄,大家的生活范围大半年来都不得不局限于这片新开辟的厂园之中,虽然也有些工厂组织的娱乐活动,但久而久之,还是难免少了点新意。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