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2章 几车几船_无论魏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

  两边人都噤声了数息,才讲起经过。

  去年番禺这边,西方的船队带走了不少姜和茶,他们这里也有不少野茶树,知道番禺要收后,很多人也卖过来,只是很多人不会采,有点叶子就给撸了,这些当然是不行的,所以吵了起来。

  处理完小纠纷后,阿弟看着天色暗了,让人去敲钟。

  这是散市的钟声,悠扬的钟声一起,码头边的货商们都遗憾又舍地离开了,当然,也有继续买卖的,但都被赶到市外了,市外的商人不受保护,没有凭证,被抢了偷了骗了,港务都是不会管的。

  忙了一天,阿弟回到了番禺港务府的大院里,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用水冲了自己,这才点了油灯,拿了一张地图翻看。

  他是番禺北边的白云山里山云洞中的俚人,那边有一只大俚族,山云洞只是其中的一只,平时靠种地和打猎为生,日子过得非常清贫。

  后来,他来到番禺做工,被一个晋人带的老虎吓到,那晋人安抚他后,给了他一纸条,说他懂晋语又会让他来投奔这里的静深姑娘。

  他觉得一个人或许不会被静姑娘看重,便带着部族的十几个壮年族人,一起去投奔了静姑娘。

  静姑娘知道后,拿着条子左看右看,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以贩盐为名,打听的俚人部族的习俗和分布。

  这个不难,阿弟带着族人走了半年,将整个郡治的俚人都探听的差不多,还给她带来了很多用盐买来的奴隶——有的寨子太穷了,实在买不起盐,就用人来抵了。

  当时静姑娘看到后的面色就特别精彩,想了很久后,才让他挑选了些青壮,让他组一个“马帮”,弄明白每个寨子有多少钱财,然后安排每季的出货,为此,还专门让人来教他数术和写字。

  他们寨子里的老幼因此被准许经营北方的糖铺,生活一下就好了起来,老人能吃饱起饭,小孩能上的起学,按老师的说法,北方的渤海公特别厉害,静姑娘就是渤海公手下的头号大将,当是她一个人,就能让他们这些山俚人自力更生,过上好日子。

  老师还说,等北方一统天下了,这样的生活就会一直持续下去,他们也要为此努力,打败所有北方的敌人。

  阿弟借着油灯复习了一会资料,想到明天的考试,目露慎重之色。

  他因为俗务牵绊过多,虽然学得很努力,但成绩也就在及格线上徘徊,而学不好,是会被静姑娘的小学堂淘汰的。

  神啊,早知道,早知道就不带那么多人来投奔静姑娘了。

  ……

  次日,抽空考完试的阿弟忐忑地不行,垂头丧气地去城外族里的甘蔗地里嚎了几声,发泄压力。

  “嚎啥!自己不好好学,嚎啥!”他的老母亲一下就从旁边双层木屋里拿着木棍窜出来,怒道,“可别吓到我的甘蔗!”

  阿弟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