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 无罪_清末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审核,中华邮局拒绝投递,其只能作为在华领事馆公报)认为。宋教仁如此发言是受到复兴会政府胁迫所致,同时认为因为稽疑院票数不足。他不但无法使杨锐倒阁,国民党还会在这种针锋相对的指责中被复兴会报复。

  美国人直线思维得出的结论对也不对。反倒是英国的《泰晤士报》莫里循评述的较为准确。他认为贪腐案涉及复兴会,虽不会引起复兴会执政根底,但因涉及到杨氏的诸多学生和复兴军高层,所以这将对杨氏在党内、军内的威信带来巨大冲击。如果杨氏在内部威信受损的情况下又不能得到外部的及时支持,那么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杨氏转变肃贪立场,对外清洗国民党等其他势力的同时将这些贪腐分子轻判,重新获得内部的威信,以维持自己的地位。

  宋氏作为宪政专家显然非常清楚这个结果,所以他一改党派斗争的常态为杨氏叫好,并进一步引导外界舆论支持杨氏肃贪,这显然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这不但有利于中国宪政政治的稳定,也给国民党继续存在于政坛创造了可能。文章最后认为,杨氏、宋氏、以及廷尉府伍廷芳,他们既是对手又是朋友,如果他们能放弃派系利益,共同维系根基尚浅的中国宪政,那么这个国家最终将走上英国式的发展道路。

  除了贪腐案,另一个案件便是学生冲击总理府、酿成府内卫兵伤亡事件,一千两百三十四名学生被民兵当场逮捕,在简单审讯后大部分都被释放,只有其中四十三名学生被收监,而后经过审讯由公诉人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向顺天府大理寺提起上诉。这些学生当中,三十五人为北院学生,剩余八人为燕京大学学生。

  督察院毫无留情的提起上诉,招致学界一片责怨,在得知为学生求情的章士钊被杨锐枪击吓昏后,学界、绅届转而去廷尉府大理寺求情。据说伍廷芳在接待数日后,忽然宣布拒不见客,同时寓所也召唤法警护卫,以防止有人擅闯。

  两个案件几乎同时在京城开庭审理,有些不同的是,贪腐案由最高大理寺直审,学嘲案则由顺天府大理寺一审。其中任何一案都引人注目,何况是两个同时开审,是以各国、各省记者都云集京城,关注这两个举国大案。

  “你们有什么资格审判我?我们提着脑袋干革命的时候,我们在东北老林子里,在严州石头山上跟俄国人、跟日本人,跟满人死战的时候,你们又在干什么?你们跪在满人面前摇尾乞怜。今日倒好,你们摇身一变成了法官,还审判革命功臣,这世上还有公平二字可言吗?!”

  最高大理寺内,和腌菜一样的邓文辉不同,前沪上市长费毓桂面对向自己提问的督察院公诉人,一番话说的大义凛然。让整个审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