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开口便笑_替天行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有条件的僧院,还是更愿意把庙宇盖到城中繁华之地,毕竟大隋天下僧院林立,施主们有着太多的选择,若是没有什么极为特别的手法可以对香客们构成独到吸引力的话,那在这个出行不便的时代,距离往往就会成为直接影响到施主们是否经常光顾的重要因素。

  当然,这种威胁对于西林寺而言并不存在,现下除了悟缘的说书之外,李子秋更新开发出了许多对于这个时代来讲新奇有趣的项目,现在这个西林新寺,早就已经成为了过往胡汉商队与有闲的世家子弟们悠游消闲的重要场所,终日里都是人流熙攘,自是没有门庭冷落之虞。

  在几大世家的慷慨布施下面,昌松县还直接由官道之侧再修出了一条大路直接通行到西林寺山门之前,更是根本不存在出行不便的问题。

  而这样一来,西林寺不但所占的地方远远大过了在城中坊巷了的规划,而且还没有坊巷邻里之间耳目交杂的弊端,可以让李子秋从容活动,方便做事。

  道信徐徐行来,虽然心中还有心事在,也仍是不由暗暗点头。

  他本来就觉得现世佛门,实在离红尘太近,如玄难与玄悟之辈,生生将出家之地当成了世俗名利场一般。眼下这西林禅寺,即近在红尘之侧,又与俗世尘嚣保持着一份适当的距离,光是这地点的选择,就颇合道信的心意。

  现在太阳渐高了,暖洋洋的阳光,自道路两侧高大的树木间洒落了进来,配合着林间鸟啭宛转,更是别有一番清幽出世之念。

  慧彦领着道信,当先走到台阶尽处。一个摆放着香炉的巨大的平台后面,僧院寺门清晰可见。

  放眼处,西林寺庙门大开,正对着庙门摆着的,竟是一个手携布袋,肥头大耳,一脸憨态可掬地开怀大笑,竟是一个从来未曾见过的佛像造型。

  “这是弥勒未来佛”,慧彦向道信介绍道:“据传弥勒王佛行化人间,曾以布袋和尚之像示现世人,这一佛尊造型便是据此而来。”

  自魏晋以来,中土的佛像造型虽然渐渐不似原始佛教的健陀罗风格,但也因着魏晋时代特征,以清秀峻拔为美,魏晋时期的弥勒阿逸多造像,若是拿到现代社会,恐怕除了专家学者,一般人是不可能联想得到弥勒佛的头上。更何况,让弥勒造像逐渐变得如此肥头大耳的布袋和尚的传说,在这个时代尚未曾出现,是以这样的佛像造型,在这大隋年间,可以说是前所未见。

  但李子秋却觉得这个造型非常具备心理学上的意义,山门大开之际,有这么一个满脸笑容的胖子坐在前台,最容易让人放松身心,从而产生出亲近之感来,也正因此,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寺庙的格局都是将弥勒佛放在了正对山门的位置,而这位满脸憨态的笑佛,甚至被许多店铺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