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创办兰陵书社!_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的、正大光明的场合。

  而且,聊天只限于学问、见识,一概不提各家事。

  宝钗愿意同他说话,一是因为贾琮的上进态度,符合她理念。

  二是因为几次接触下来,发觉他的某些见识,竟不在去世的父亲之下。

  仅此而已。

  薛宝钗微笑着摇头,轻声问道:“你的时文应该足以应付县试了,不过......你的字不大雅观。

  琮兄弟,你的那位老师没有教你练字吗?现在还是唐人笔法?”

  贾琮皱眉道:“秦先生和我的意思是过得去就可以了。

  我现在临摹的,的确还是颜真卿的《祭侄碑》。”

  虽然前世有练习书法,但也只是爱好而已,他可没想过要成为书法家的。

  薛宝钗闻言,螓首微摇道:“不然,练得一手好字,于科考之中也很重要的。

  倘若书法上乘,常言道;字迹犹如其人,总能影响考官取舍的。

  你说考官最看重破题,这也对,也不对。

  需知文章,最先入考官之眼的是什么?是字!”

  良言忠耳,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贾琮暗想:前世中考、高考的作文,不就和八股文有些许共通之处

  见他沉思不语,显然是听进去了。

  宝钗淡淡一笑,又道:“唐人注重结构,宋人注重意趣,你选唐人本是极好的。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都是唐代名家。

  后来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皆难有超越的

  可这练字一道也讲就法子,就是没有上好的宣纸、湖笔、徽墨。

  只要有了法子,也是能练成,临摹,不单是正面,背面也可以。

  第一次临摹记下,第二次按记忆书写,结构、圆润、双钩

  坐距、心境.......都是有讲究,以琮兄弟的天资,若肯下苦功夫。

  三年定可小成,不为县试、府试小三元,也该为三大元考虑。”

  她轻声细语,逐一道来,一番话如数家珍。

  心知她为了进京选秀,怕是下了不少苦功夫。

  “如果宝钗去科考,估计一定高中吧

  其实在古代也有很多女子才学远超男人,然而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惜......”

  贾琮认真点点头,悉心记下:若单论古文典籍的博学,他恐怕也比不上宝钗。

  但术业有专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论世道见识。

  宝姐姐对他则是望尘莫及的。

  贾琮沉吟道:“我听说,江南的采桑女人养蚕缫丝。

  这个时节不仅足不出户,而且还要闭门谢客,是吗?”

  “不错,这倒是真的。”

  薛宝钗轻点螓首,略微疑惑,因为这些她认为是低贱的职业。

  薛家是皇商,下面走南闯北的伙计多,她了解一些。

  要换作林黛玉、史湘云,你问她们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她们毫不犹豫脱口而出,对答如流,可这些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

  当票都没见过的,世道人情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