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四章:薛宝钗的心机_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爷、太太、公子、小姐们静在那里。

  唯有戏台上的曲声,初春夜里的冷风嗖嗖刮过。

  国子监的学生分为两类。

  一是贡生。

  二是监生。

  贡生、监生各自分为多种。

  拿钱买的叫“例贡”、“例监”。

  靠祖宗功劳为“恩贡”、“荫监”,等等。

  优贡、优监则是学政从生员中选拔。

  荣耀、地位超越其他贡生、监生。

  成为国子监贡生,纵使日后连年不中举人。

  也可参加几年一次的朝考做官。

  这不失为一条后路。

  当然如此无法入翰林院、詹事府、内阁。

  当不了京官要职。

  地方官也难混到督抚,科甲出身才是最保险的。

  陈东生这意思。

  主要是让贾琮进国子监接受更好、更正规的教育。

  国子监是国立中央最高学府。

  教育条件、水平,毋庸置疑。

  此外。

  有了贡生身份,按照大楚规制。

  能免去秀才的科考、岁考,无限期参加乡试。

  贡生、监生只有两条前途。

  要么拿钱买官,要么参加乡试。

  但是。

  若非以生员身份提拔的贡生、监生。

  参加乡试的次数是有限制的,规定次数之内不过。

  便只能买个小官了。

  以此可见两榜出身的优越性。

  进士出身,罢官了也能等待起复。

  虽说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

  但贾琮不怎么感冒,颇有点腻歪。

  进了国家学校,还有自由度么?

  前世深受应试教育摧残。

  故而他本能地抗拒。

  不过......陈东生的好意又不能拂却。

  这是以权谋私了。

  各省优贡,名额寥寥无几。

  陈东生却以直隶学政职权,直接划给了他。

  但贾琮的名气、实力,也不可忽略。

  否则国子监、礼部、内阁也未必打钩通过。

  且先填个学籍再说。

  岁考、科考是秀才的噩梦。

  岁考年年必考,有贡生身份。

  他此后便能直接参加秋闱乡试。

  “劳烦差爷了。”

  贾琮起身出来外堂,接过牌票。

  不像贾母的不耐烦、看不起。

  从袖包里掏出二两碎银过去。

  “我明日必去报到,陈老师行到哪个府了?

  节下可安好?”

  “学台老爷到了保定府,督台老爷接待着呢。”

  门斗推辞一番,笑笑收了。

  保定府是直隶总督于朦胧的常驻地。

  难为这人大老远跑过来,可见陈东生也真是重视自己。

  贾琮转念想了想,改口道:“这么着。

  你今儿也不像要回去的,待会带点礼物。”

  这话说的刚柔并济,那门斗对他好感大增,打揖退下。

  贾琮想了想,踱步回来。

  周瑞已于内堂说明情况。

  贾母一言不发,她的宝玉何时也能风光一回?

  贾迎春笑容温暖地恭贺,走几步扶小弟。

  “这真是离蟾宫折桂不远了。

  学政老爷大节下还惦记你。”

  “母亲,儿子去见见那位长府大人。”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