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章 天子亲耕_清梦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努力付出没有实际收益之后,只欧天子们就发明了“亲耕”这个活动。据只欧王朝典籍《礼记》记载,每年开春之际,只欧天子都要选择一个好日子,带着公卿、诸侯、大夫这三种级别的贵族,一起来到田间地头“亲御耒耜”。所谓亲御耒耜,就是要专门开出一块地,这块田是不允许别人随便动的,这是天子的私田。天子要亲自使用一种叫做耒耜的农具,据说这东西就是后来的犁杖,在这块天子私田上进行耕种活动。这就是最早的“天子亲耕”的记载了。

  后来,中土农业越来越发达,历朝历代的君主为了表达对农业的重视,更为了让更多的人从事农业劳动。就发起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国家提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划分。将贵族和读书人的地位排到最前面,其次就是地主和农民,从事手工业的在这二者的后面。

  而对于商人,除极个别时期,大部分在中土立国的王朝都对其进行了无差别的打击。就算你给国家捐多少钱也不好使,只要你是商人,你就是坏百姓,是非主流,甚至在极端的时候会被无理由视为人民公敌。儿童文学家们编故事哄小孩儿的时候,也会故意把商人描绘成天然黑、大反派,至少是滑稽小丑。总之,商人的社会名声被搞得非常坏,基本上一从业就社死了。

  但是这就导致商人们更加的无耻,因为只有无耻者才会“自甘堕落”的参与到这个行业,但凡要点脸的,都被唾沫星子逼到了其他行业。而由于读书做官的机率极端低,学一门手工技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需要太高的成本和特殊的天赋。所以绝大多数人事实上都普查逼到了农业这个领域。

  而这样的情况下,皇帝的“亲耕秀”也就做得更起劲儿了。一些懂得皇帝心思的读书人更是提出“亲耕籍田,以农为天”是“天人合一之策”。皇帝亲自种田,就是事奉上天了,这个高度拔得真好,因此被后代很多皇帝所接受并施行。

  亲耕虽然说是一场秀,皇帝当然不可能指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和家人,但是态度上是必须非常认真的。因为历代中土皇帝都认为自己是“上天之子”,既然读书人把亲耕上升到了“事奉上天”的高度,那么皇帝当然要认真对待喽。否则就是不好好伺候上天,更准确的说是不好好伺候天上的老爸。那么万一老爸生气,可能会骂你、削你,甚至干脆换掉你,让别的好儿子来干这个活儿。

  所以皇帝们都是非常努力的勤耕,如果遇到皇帝不小心生病啦,或者有非常重大的军国大事耽误啦,那么他就必须指派自己最亲近的亲人,比如太子或者其他皇子,又或者兄弟之类的去替自己完成这个任务。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正常的皇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