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92 嗨,海明威 (谢谢断背的山成为盟主!)_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睛也可以把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带出来,纸上的氛围就有了。

  张晨凭着记忆,画出了海明威的眼睛,他发现,这个长相像李逵和张飞的海明威,他的眼睛,居然是很祥和,甚至有些调皮的,张晨想了想,没办法,记忆里海明威的眼睛,还就是给他这样的感觉,这个是错不了的。

  大概也正因此,海明威虽然上过战场,但他成不了巴顿,只能成为一个作家,写出《永别了,武器》这样的小说的原因。

  张晨记得自己当时看海明威的资料,就被《永别了,武器》这个书名所吸引,他去图书馆的藏书室找这本书,结果没有找到,老馆长看到了,问他找什么,张晨说,你们这里,没有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

  有有,你跟我来。老馆长领着他穿过一排排的书架,最后走到一个书架前,伸手从架子上抽出一本书,递给他,和他说,这个就是。

  张晨拿过来一看,书名是《战地春梦》,封面下半部是黑色的,战场和铁丝网的木刻剪影,上半部分的底色是绿色的,嵌着一个白色的女人的木刻画像。

  张晨疑惑地看看老馆长,意思是你骗我?

  “没有骗你,这书我年轻的时候,读大学的时候就读过了,写得很不错,海明威还有一本书叫《丧钟为谁而鸣》,那个时候,翻译成《战地钟声》。”老馆长和张晨说。

  老馆长年轻的时候那就是解放前,他读的大学是河南大学。

  不管是《战地春梦》还是《战地钟声》,张晨都觉得这名字翻译得太恶俗了,哪里有《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精彩。

  后来张晨去了海南,在录像带店里租录像带,看到了好莱坞的电影《战地春梦》,这才明白,原来那书名的翻译是配合这部电影,大概是为了书的畅销吧。

  果然,后来又看到了《战地钟声》的好莱坞电影,主演还是英格丽·褒曼。

  海明威写了不少硬汉,大家就一直误以为海明威本人也是硬汉,虽然在一些记录里,他看起来也像是个硬汉,张晨看过米罗的回忆录,米罗回忆自己二战刚结束不久,在巴黎他的西班牙老乡毕加索的寓所,第一次见到海明威的情景。

  那天,毕加索正在向米罗传授经验,教他怎么故弄玄虚欲擒故纵地自抬身价,和巴黎的那些画商周旋。

  从门外未经通报,突然闯进来一个美国佬,他自称是作家海明威,他“乓”地一声把一只箱子放在桌上,那是他给毕加索带来的礼物,不是美酒,也不是食物,而是一箱德制的手榴弹,把毕加索脸都吓绿了,还故作镇静,米罗早已经被吓得瑟瑟发抖。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传说,都把海明威往硬汉上面凑,但张晨始终觉得,海明威是一个悲观的人,不是硬汉,如果是硬汉,他就不会在古巴的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