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九十二章 筹建田庄_大明武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余,他们都想着恢复家业,不过经过这一场大乱,佃户什么的都是找不齐,赵字营也给出了条件,赵字营出钱收购他们田产的六成,然后用来安置流民,每年出产所得,他们可以拿到一成,如果有经商贸易的利润,那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再议,如果愿意和徐州义勇一样为赵字营卖命做事,那还有其他的报偿好处,但田地出产,一成就是极限。

  对赵字营的这个安排,有人满意,有人不满,可每个人的表态都很一致,没有任何讨价还价,都是立刻接受,看到了赵字营有怎样的实力之后,这个安排已经算是照顾到方方面面,算得上公允了,真遇到那吃人不吐骨头的大豪,他们的家产会被直接吞下,还谈什么恢复。

  “记得大哥曾说过,只要用心勤谨做事,不放松自己,在一个好时势里面,总有你的机会,如果受到挫折就是牢骚怨气,不能沉下心做事的话,那就这么蹉跎下去了,这次挑选庄头管事,徐州邳州,不知道多少人哀叹,不知道多少人后悔。”王兆靖对赵进感慨说道。

  赵进回到徐州之后,没有渡河南下去往何家庄,反而在沛县附近扎营等待,他既然这般,整个赵字营和云山行运转的中枢也搬到了这里,一道道命令就是在这边发出,徐珍珍和木淑兰也带着儿女渡河来到。

  以往徐州一州四县还有周边几处的州县衙门内,有大批不在编的文书白役,他们就是吏目官差手下的帮闲,靠着为官府做事,靠着狐假虎威来从中克扣,来捞取油水,可赵字营崛起之后,整顿地方,包揽税赋,云山分店实际上已经替代了官府的作用,只有在编的吏目和官差以及有头脸身份的文书白役才有一份常例可拿,大部分的人都没了这官面上的生计,只能自寻出路。

  对这些人,赵字营也是分门别类的处置,年纪轻有上进心的,往往会被吸收进赵字营和云山行的体系之中,那些年纪大惰性十足的,则是让他们回家养老,而那些正当年的人物,愿意做事赵字营会给一份差事做,反正赵字营用人的地方太多,不会让你饿死,不愿意做事那也随你去。

  学了吏目差役本事的年轻人,在处理实务上本就比寻常家丁团练出色,他们在赵字营之内很容易出头,赵字营缺的就是这种管事办事算账的人,那些年纪大的早就没了劲头,能太平回家养老,积攒的好处也还留着,就算不满也能忍耐,最麻烦的就是那些三四十岁,正当年的人物,他们原来吃香喝辣作威作福,突然间一切都被剥夺,家底还没有积攒足,然后习惯了官府和地方的那种体系,对赵字营这一套很不适应,很多人威风惯了,也不习惯被赵字营这名不正言不顺的管,结果就是这些人麻烦最大。

  在开始时候,有人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