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0章 如何开始_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芯片代工行业不是由少数提出方向、有创意的天才所创造,而是大批工程师团队堆叠出来的结果。

  台积电的研发领导者们几乎都是从阿美利肯挖来的,比如胡正明、梁孟松、林本坚等等,后来陆续有从基层冒出来的。

  研发团队的领导者只是决定方向,后续的团队作战、执行力才是台积电之所以领先的关键。

  而且台积电数万工程师,有资格进到先进制程研发团队的,一代制程只有数百人罢了。后来被阿美利肯打包带走的那几百个工程师,就是台积电工程师里的精华,他们最先进制程的研发团队。

  胡正明比关建英要乐观的多:“现在的情况已经比我预期的要好得多。

  老关,我今天先到住的地方整顿一下,等明天去了公司,你帮我找一些这段时间你们收集的华国集成电路企业们的具体情况介绍给我看看。

  还有有哪些外企在华国有分公司,这些分公司在华国是做什么业务的,这些资料也给我来一份。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英特尔在华国是有分公司的。

  在我看来,这不是最大的难点,最大的难点在于受到瓦森纳协议的限制,导致华国无法进口最先进的设备。

  如果没有瓦森纳协议,华国能够从国外进口最先进的设备,搭建目前最先进制程的芯片生产线的话,人才是很容易培养起来的。”

  芯片生产线的上下游来自于全球各地再正常不过了。还是以台积电为例,厂房、电路和管线这些是弯弯自己造的,厂房里的自动化设备主要来自霓虹,加工台和机械设备这些分别来自荷兰和霓虹。

  来自荷兰主要是光刻机,化学原料则来自德意志、法兰西、荷兰、霓虹、阿美利肯等多个国家。

  这就和大飞机一样,你能够整合生产出成品已经是成功了。

  全部国产化在商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不现实,周新也没有想过要全部国产化,他只想把控一些技术的关键节点,在这些关键技术节点上实现技术领先就可以了。

  “拿伱们设计的A1E芯片为例,Mphone已经卖出去了一百万台,也就意味着A1E芯片生产了100万枚,这样的芯片一枚是110美元左右,也就是说A1E半年时间就是一亿美元的营收。

  同时芯片代工厂能够帮Mphone代工芯片,那么他们也能帮其他芯片设计厂商们制造芯片。有Mphone的芯片需求作为基石,很容易让芯片制造厂商形成正向循环。

  Matrix提需求,新芯半导体负责设计芯片满足Matrix的需求,然后芯片制造厂商把新芯设计的芯片制造出来,新芯光刻机慢慢进入制造流程。

  我们可以慢慢培养人才,可以慢慢去研发光刻机,追赶先进的技术,同时能够在芯片材料、EDA软件等领域进行研发。

  把芯片产业发展起来不需要太长时间,最快五年最长也就不过十年。然后我们就可以带领整个半导体产业向前发展了。

  我相信周新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华国企业无法进口最先进的设备,把生产线放在华国是制造不了最先进制程的芯片的。

  260nm的芯片无法满足Mphone的需求,正向循环在芯片制造这个环节被卡住了。

  所以我需要在华国开展实地考察,Mphone无法开始第一步,那我们要换一个产品开始第一步。”

  今天先更一章明天上午还有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