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章 江南会馆的酒会_暗影明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0章江南会馆的酒会

  湖广会馆位于渝中半岛东首的长江边上,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包括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以及广东公所、齐安公所等建筑,规模宏大,占地近3万平方米,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殿宇巍峨壮观,琉璃瓦戏楼飞檐翘角,楼面遍布山水、城门、几何图案,刻戏曲人物、二十四孝故事等精美雕刻,是全国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

  经过元末战乱及明末清初的动荡,重庆(乃至四川)的人口急剧减少。据《四川通志》:“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到康熙二十四年作人口统计时,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包括现在的重庆)仅余人口9万余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明代官府开始实施“移民入川”的政策,到了清朝不仅延续了这一政策,而且“湖广填四川”的规模更大、持续的时间更长。

  从清初到嘉庆的百余年间,清政府鉴于四川长年战乱、人口锐减、土地荒废、税收无着等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全国十余省的民众大量入川。此间,重庆及周边地区的人口从几万发展到近300万人。

  从外地迁徙而来的各地人民在重庆扎根以后,开始兴建各类会馆,所以重庆上千座会馆便是这样来的,其中位于主城的会馆最多,且大多都集中在渝中下半城,就是今天湖广会馆所在的一带,一直到原朝天门、翠微门、东水门、人和门、储奇门、金紫门的沿长江一线。

  遗憾的是,不少会馆先后因重庆城市建设以及抗战中被日机轰炸和火灾等原因而毁失殆尽,而湖广会馆正是遗留下来、保存最好最完整的一片会馆群。

  此次举行欢迎酒会的江南会馆,又称江南公所,是江苏、安徽两省在渝士商共同筹资创设的,与两湖会馆(禹王宫)、广东会馆(南华宫)、江西会馆(万寿宫)毗邻,一同构成大的湖广会馆建筑群。

  整个会馆内的建筑更多继承了徽式流派的结构特点,在园林造景上多采用江南园林的手法,院落之间反复出现高大的封火墙把空间分割成若干小院落,以小门连接,空间上并不断绝;每个院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与对应的风景,假山花草、小桥流水、围廊雕画,都是特有的风貌,完整空间内又包含着独特性,正是江南园林和徽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的结合。

  同时,也可以看见重庆地域建筑特色——整座会馆依山势而建,建筑高差有别,错落有置,梯步蜿蜒,各院落中设有天井凉台,这都是传统徽式建筑结构没有的特点。会馆装饰也有很浓郁的徽式风格,大量使用的木雕技艺出自皖南(徽州)木雕一系,行云流水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