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4章 远征军实际情况_暗影明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34年中国引进24门中的一部分),另外还有24门苏制76.2mm的1936年式野战榴弹炮,16门苏制120mm重型迫击炮。

  汽车团的主要装备是140余辆美制的福特4吨卡车,可以基本满足全师的机械化行动。

  工兵团和新兵训练处就没有出彩的装备了,各式武器都是主力团淘汰下来的,整个就是“万国造”的景象,真不知道他们的后勤人员是如何保证军需供应的。

  整体来说,第200师的装备放在国内算是最好的了,但在李君豪和斯利姆眼里却是简陋的可怕,基层班排的火力密度不够,营连一级机枪、火炮的比例严重不足,就连士兵身上的军装、附件、携行具都不全,好在主力团基本上配齐了德式的M35型钢盔,算是唯一一优点(M35钢盔比英军的斗笠式钢盔好看又实用)。

  看完了第200师的装备情况后,斯利姆心中对英军邀请中国远征军到缅甸来协防的决定产生了怀疑,这种装备水平的军队能够承担起对抗日军的重任吗?

  在他的心目中,已经交过手的日军,火力密度就够差的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之前英缅军第1师才在同古顶住了日军第55师团近10日的进攻),而中国远征军的火力更差,甚至连制式武器都没有得到统一,怎么也说不上是一支强军吧!

  李君豪的观感则完全不同!历史上,因为英缅军第1师不争气、急着撤退,玩命的催促,第200师不得抛下包括坦克、重炮在内的重装备,轻装疾进,在3月7日赶到同古。

  旋即,英缅军第1师把同古防务扔给200师,自己却开着坦克、装甲军、卡车,甚至把城内所有的库存军需物资都给拉走了,后来在北逃的路上边跑边扔,都便宜了日本人。

  第200师就是凭借着携带的轻武器(基本上没有重装备),在同古会战及后续的同古保卫战中,顶着天上日军战机扫射和轰炸、地面上日军第55、56两个师团的进攻,孤军坚守了12天,伤亡达到2500多人!

  最后,因为英军各部的逃离,把同古侧翼都暴露在了日军面前,使整个会战计划成了泡影!并且,日军的增援部队第18师团也已经攻击了上来,第200师不得不被迫撤退。

  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李君豪的出现,改变了不少东西,逃跑将军亚历山大被击毙,英缅军指挥官换回了赫顿中将,英缅军第1师和英印军第17师在严令下,发挥出了应有的战斗力,分别在同古和德贡两地顶住了日军第55、33师团的进攻,让中国远征军可以相对从容的赶到战场。

  就比如说,第200师比历史上早了15天入缅、却晚了7天进驻同古,因此得以齐装满员,把重装备全部带来了,除了保卫身后补给线的骑兵团,部队达到1.5万人,比原历史上的1.1万人多了4000人。

  后续的中国远征军第5军的新编第22师已经到达缅中地区的曼德勒省首府曼德勒市,新编第96师到达了眉谬;

  远征军直属的第36师、第6军的第49师、第93师已经到达掸邦的腊戍,暂编第55师已经在云南的保山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入缅;

  第66军作为远征军的第三梯队,已经在大理和楚雄完成集结,随时可以开拨。这个形势比历史上不知要好了多少倍!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