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3章 五种步枪的比试_暗影明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K步枪;

  600团的一名上士老兵使用苏制的莫辛·纳甘(M1891/30型);

  新兵训练处的一名中尉教官使用日制的三八大盖。

  这样,五款步枪同台竞技,由美国观察员潘森少将、英缅军第1师师长斯利姆中将、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少将三人亲自做裁判。

  虽然五款步枪都是使用上装弹夹供弹,但98K、莫辛·纳甘、三八大盖三种步枪都是使用5发弹夹,M1则是使用8发弹夹,李·恩菲尔德更是使用10发弹夹。

  为了公平起见,大家商讨出了一个比较合理办法,尽量让每款步枪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三款五发弹夹供弹步枪装弹8次,各打40发子弹;M1装弹6次,打48发子弹;李·恩菲尔德装弹5次,打50发子弹。

  比试内容分两项,一个射击完所有子弹的总速度,二是比较上靶率。

  其实这个办法也不算是完全公平,但尼克觉得,M1是半自动步枪,比之其他四款栓动步枪已经是占了便宜,虽然多打8发子弹,但少换两弹夹,仍是有优势的。

  英军军士长则是对自己的速射术有绝对信心,而且自己重新装弹次数是最少的,根本不在乎多打10发子弹。

  另外三位参赛者也认为这样基本上是公平了,所以并无异议。

  比赛开始后,采用卧姿射击的五人动作飞快的开始装弹射击,都是有经验的老兵,对这种无敌人的固定靶射击比试没有一丝紧张。

  一瞬间,各种枪声就如同爆豆般响了起来,五支步枪竟然打出了一种排级部队射击的感觉,让围观的英军、远征军官兵们看得目驰神炫,大为佩服。

  出乎所有人、特别是英军官兵们的预料,第一个射击完毕的竟然是M1步枪,而且48发子弹上靶44发,上靶率超过了90%,同样是第一。

  射速第二的是李·恩菲尔德步枪,但50发子弹上靶39发,上靶率只有76%,低于98K的85%、三八大盖的80%。

  成绩最差的是莫辛·纳甘步枪,射速最慢不说,上靶率也只有72.5%。

  从结果上来看,半自动步枪的优势明显,不需要每射击一次就拉一次枪栓,既减少了手上动作、节省了时间,更让射手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瞄准,在实际战斗中意义重大。

  看到比试的结果,众人都是若有所思,特别是200师的官兵们,都有些沮丧,他们的武器装备全面落后啊!

  师长戴安澜和一众军官们更是知道部队装备的问题很严重,三个主力团中,598、599团使用98K,已经是国内军队最好的配备了;600团使用的是莫辛·纳甘,只能达到一个团级的统一;剩下的辅助部队就是各式各样了。

  工兵团大部分使用的是中正式步枪,还算是好的,装甲团、炮兵团有坦克和大炮,单兵武器差些还能接受,汽车团、骑兵团用的就已经主力部队淘汰下来的万国牌了,辎重团更不用说,连老套筒、汉阳造都不能保证人手一支。

  这让整个200师的战斗力极不平衡,更不用说如此一来,给军需后勤带来的巨大压力。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