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1章 掌控租界不许乱_暗影明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出口处北边的黄浦路(先在9号、后再编为40-60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对德宣战,所以关闭了,后又重开。1937年4月,由于领事馆房屋翻造,总领馆暂迁BJ路2号怡泰大楼二楼办公,之后适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新馆未能及时建成。

  会上,领馆众人的意思是,国内已经发动了征服欧洲的军事行动,英、法等国已经向德国宣战,那目前的沪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对于德国人来说都已经不再安全,所以德国侨民和商家要不回国、要不就撤到盟友日本人的占领区去……

  商家代表们却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法租界的情况的确是已经恶化,应该把侨民和商业资产尽快撤出来;但公共租界的情况明显不同,现在实际掌控工部局和警务处的是美国人,而德国和美国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利益冲突,相反,两国在商业贸易方面仍存在着紧密的合作;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公共租界对于德国人来说仍然是安全的。

  总领馆武官彼特·卢斯上校是支持前者的,现在由他指挥的领事馆卫队只是一百多人,一旦法国人、英国人动手,根本无法保护领馆工作人员和大量的德国侨民;所以,虽然他并不喜欢日本人,但现在把侨民和商业资产撤到日占区去是最好的办法。

  总领事沃克尔则是从政治角度出发,沪海是跨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租界更是其中的核心,如果德国力量就这么撤离租界的话,那等于主动放弃了在此处的利益,更是在政治上失分。因此,他觉得撤离法租界不是问题,但离开公共租界的事需要慎重。

  经过一番讨论后,决定还是先撤出法租界的侨民和商业资产,另外通知侨民和商家们,以自愿为原则,愿意撤到日占区的,领馆和商会给予帮助;不愿意离开公共租界的,可以暂时维持现状,如果到危险或是意外情况,可以及时联络总领馆。

  会议结束后,总领事沃克尔和武官卢斯兵分两路,前者去拜访美国总领事艾尔斯,后者则去警务处拜访处长、美国副武官潘森,目的一是探听下美方对德国的态度,二是希望得到保护德国侨民的承诺。

  ——

  艾尔斯这边,虽然德国已经发动了战争,他也赞同小奥格的看法:这将会引起第二次大战!但他对于来访的德国总领事沃克尔还是礼貌的进行了接待,毕竟两人都是职业外交官,而且同在沪海工作了数年,彼此也算是朋友。

  在谈话中,艾尔斯秉持着外交官的谨慎风格,对于沃克尔的询问只是回以官方的正式答复:目前美、德两国的关系仍处于正常状态,美国总领馆并没有接到敌对德国的命令……

  李君豪这边,则是直接了当的告诉德国武官卢斯上校:虽然他是美国总领馆的副官,但对于租界来说,他担任着工部局警务监事、警务处处长的职务,因此对整个租界的治安负有责任!无论是哪国人,在租界内只要是奉公守法,都会得到他的保护,相反则是打击!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