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4章:进军东北!_铁血抗日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4章:进军东北!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七月初,经过将近四个月的紧张筹备张明宇在青岛港口终于建成了一座造船厂和一个修理厂,以及相配应的大小工厂十多个。

  与此同时,青岛至太原的青太铁路也已经接近了尾声,在这场规模浩大的修建铁路红潮中,晋鲁冀三省的上百万民工和妇女自发的组织起来,帮助第一方面军修建铁路。

  直线距离七百多公里,总长将近一千公里的铁路干线仅用了四个月就几乎竣工通车,不可谓不是一个铁路修建史上的奇迹。

  尤其是在中国的工业基础水平还处于十分落后的情况下,百余万官兵风餐露宿,忍饥受饿,肩挑手扛共同创造了这个奇迹,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奇迹。

  随着铁路即将同运,太原的各种物资可以经过铁路在一天之内就能够快速的运抵青岛,这样一来,造船厂和修理厂以及各工厂所需的各种材料和物资,就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苏联德国等地进口,然后经太原运抵青岛。

  造船厂正常运转之后,张明宇开始准备向东四省进军了,由于此时山东初定,所以张明宇和刘诚等人商量决定,在山东留下正规军三万人,另外从各地民兵立即抽调十万人扩编为正规军,调防山东各地。

  经过这几个月的生产,加上原来的库存,新编成的十万部队基本上都能够配齐所需装备和武器。

  经过这次扩军之后,张明宇的第一方面军再次增加了三个军,军长分别由原第三师第一旅长赖长青,原空降旅副旅长任辉,原第一师第三旅旅长李石三分别担任这三个军的军长。

  至此,第一方面军的正规一线作战部队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五十万人,加上民兵和二线防御部队,总兵力超过了八十万。

  其中留守鄂尔多斯和绥远大同等地约有四至五个甲种步兵师,若干个重炮团和装甲团。加上民兵和二线部队,总兵力七八万人左右。

  太原忻州,以及晋中平原各地总兵力六个甲种师,十多个重炮团和两个直属装甲旅,加上各地的民兵和二线部队,总兵力约十五万人。其中正规部队十万人。

  而在山东济南,青岛,烟台济宁等地也各有六七个甲种师,正规部队的总兵力有是十一万余人,由于民兵部队正在抓紧筹建当中,所以山东的兵力还在持续增加中。

  其中青岛和烟台以及济南三地分别驻有重兵,尤其是青岛,驻军几乎是整个第一方面在山东区域一半,四万多人。

  青岛,第一方面军临时总指挥部。

  指挥部里,将星云集,出了王铁汉刘大龙等人留守各地之外,其余各集团军,各军的军事主官已经全部到达。

  张明宇坐在首位,看着济济一堂的众部下,心中一股豪气油然而生,他巡视了一眼众人,清了清嗓子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