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1章 水也是真的水【免费】_这本小说很健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长安来,这样长安就不缺粮了,而古代的高速公路指的就是运河,在水泥出现之前,陆路运输一吨粮食,路上负责押运的民夫就要吃掉七成,甚至更多。

  还是运河好,船只的运力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

  第2个办法就是迁都,找一个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来当做新的都城。

  这两种办法各有优劣,前者一劳永逸,但花费巨大。后者执行起来轻松,可隋朝的基本盘是关陇贵族,人家是绝不接受你把都城迁到其他地方去的,政治风险巨大。

  思路正常的政治家,这个时候一般就开始做选择题了,2选1,选一个风险最小,执行起来最简单的办法。

  而隋炀帝的牛叉之处就在于,他选择小孩才做选择题,我全都要。

  于是隋炀帝一边动用大量的民力修建京杭大运河,而且还是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对着修,调动的徭役数十万,差点直接就把南北两个地区的经济都给搞崩溃了。

  不过这里要澄清一下,隋炀帝并不是真的从头开始,从无到有的新建一条数千公里长的运河,而是派人将已有的几段河流和运河贯通起来,最终形成了京杭大运河,所以在修建难度和调动的民力上并没有那么恐怖,也不至于真的引起天下造反,否则不可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建成。

  但这也确实极大地消耗了南北的经济,在老百姓心里面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另一边,隋炀帝又要营建东都洛阳,还要在南边也搞个都城出来,他老人家一年三个都城来回跑。隋炀帝一年跑三趟,那朝廷官员也要跟着跑,与此同时还要带着隋朝最精锐的军队一起跑,几万人不断的在全国三个地方跑来跑去,这经济消耗谁扛得住?

  而最关键的是,这会极大的降低关陇贵族的影响。隋朝是在关陇贵族群体的拥护下建立起来,而国都稳定长期在长安的话,那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关陇贵族群体,就会自然而然的获得朝廷中央的权利。

  可如果朝廷一年跑南北中三个地方的话,那三个地区的贵族都有机会和朝廷中央亲近,都能够较为均等地获得权力,这对隋朝的统治来说自然是件好事,但对于关陇贵族来说,那可就要了亲命了。

  本来这其中的任何一个计划执行起来都要细细思量,甚至花上十几年的功夫缓缓推进。可聪明果断,英明神武的隋炀帝直接就决定一口气同时执行,也一口气把南北的老百姓和关陇贵族全都给得罪了。

  大业元年,杨广决定迁都洛阳,大业四年开始,之前提到的72路烟尘就陆陆续续的开始起来造反了,而且早期造反都集中在北方地区,在杨广的眼皮子底下。

  聪明果断,英明神武的杨广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了,这造反背后其实是关陇贵族群体的黑手,他们不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