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章 第22章_穿越后我靠种菜发家(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打周家兄妹拿着栽木耳的法子回来后,周家的小辈们俱都笼了心思在家里头。从周方生起,一人手上分了一摊子活,平日除了上山就是在家里忙活。就连五岁的周方银和三岁的珍姐,也都不吵着往外头去了。

  这木耳究竟能不能栽得成,若栽成了又能赚多少,几人心里都没底。可送上门来的法子若是还给推了去,那可真是肥水流了外人田。

  再者说,农家闲时少,眼下棉花入了地,谷粱长了秧,不趁着这个空当做点啥,等种稻了又得是一顿忙。哪儿还有功夫琢磨这个那个?

  两个小的虽说不知道大人们在忙些啥,可也知道干这个能赚来银子,到时他们就有糖吃了。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对啥都感兴趣的时候,不管大人做啥都想学一学做一做。见大人们在那儿锯木头,还帮着往麻袋里扫木屑。

  而周老汉和周大伯几个,说了不参与,真就一点没动手。只在周方生几个锯木头时,给指点了几回。毕竟谁都不是木匠出身,光拿个砍刀在那儿硬砍也太费力气了。好歹他们几个自己也打过桌子凳子啥的。

  后来丁宁听了这茬,顿时淌出一把辛酸泪,恨不得直拍大腿:她一开始可不就是硬砍的吗?把虎口都给震得直发麻。若早知道周家男人们还会这个,早就上门讨教了。

  果然不管啥时候,技术才是硬道理。

  村里人见周家小辈们一天天地,也不下地,也不上码头找活计,就在家里忙忙叨叨。连几岁的娃娃都不出去找人耍。

  一个个都纳罕不已:老周家这是又在忙活啥大事呢?别个家里都忙着打草苫、拧绳索,眼瞅着就要割麦了,周家人反倒闲起来?

  周老汉几个也是怪,放着小辈们不用,自己倒把草苫、绳索的活计揽到手?这是干了一辈子活还没干够?

  自此,周家门外时不时就有人路过往院里看。可不管他们咋看,也没弄明白是咋回事,光看见倒腾木头来着,也没听说周家哪个要学木匠。

  ………………

  培养基弄好后,青姐就把丁宁请去了周家。前面那些步骤,他们都是按照那纸上写的来的,到了最后栽木耳这步,却不敢自个弄了。就怕有个万一,白糟蹋了那菌种。

  丁宁一进周家门,院里的人停下手里的活,齐齐往她手里看。

  自然,不是看有没有拿吃的,而是看那玻璃瓶子。那里头是一团团白丝。这就是能栽木耳的菌种?咋和蚕丝长得这般像?

  人人心里都好奇,可这家里除了青姐,就没一个和丁宁熟的。

  周老汉几个,纵使心里好奇,也不好意思往前凑活。杨氏婆媳几个正忙着簇蚕,也腾不出空来看。

  只几个岁数小的没见过,见丁宁把瓶子放到桌子上,先是拿眼瞧,看了一会,又觉看不清,想拿手里看。可他们你看我一眼,我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