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章 昏招_从扑街写手到学霸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天的时间里,他放缓了自己的脚步,慢慢的思考着这些数据之中的秘密,当思绪陷入瓶颈的时候,他就会码一下字,换一个思路,或者是去上上课。

  就这样,时间渐渐来到了一月中旬。

  在某日,他重新整理了一遍数据,和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写的东西。

  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早就找到了正确的路,并且自己差一点就错过了。

  他惊喜的盯着其中一条式子,高兴得不能自已,马上就拿起了笔在草稿纸上演算。

  这条路就是正确的!

  每一个数据点都能联通在一起!

  ……

  之前他闭关了很久,好不容易出来溜达几天,又闭关了。

  周国昌感觉这两天好像又没有看见到宋问声的人影,故此一问。

  林茂如实交代,“似乎是有了一点突破了。”

  “那就好。”周国昌老爷子来溜达了一圈,乘兴而归。

  之后付双林居然也来溜达了一圈,林茂也是同样的回答。

  谢冠也来溜达了一圈,还在这里喝了一杯茶,最后还是走了。

  今天,宋问声的宿舍里非常的热闹。

  但影响不到他。

  在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之后,宋问声轻而易举的就越过了瓶颈,然后打量着这篇自己花费了不少功夫的文章。

  《论sl方程的由来和应用》

  这个脱胎于大量化学分析数据的方程,最好的归处也是回到化学分析当中去。

  利用方程和对照表格,可以减少化学分析路径,为广大化学人减少研发会浪费的经费、精力、时间。

  看上去简单,但是背后的工作却一点都不少。

  甚至这是宋问声最废脑子的一个研究,就目前来说。

  为了发现这背后的数学联系,他所走正确路径里的草稿就已经有了两三百张,更不用说那些堆积如山的废稿了。

  在初步整理之后,变成了一百多页,再次精简之后,终于成为了成熟的论文,但是也有四五十张,□□十页。

  虽然这里面涉及到的数学问题更多,但是宋问声觉得这个东西的侧重点不在过程怎么找到数学联系,而是在于结果。

  那么要扩大这个方程的影响力,有什么是比《nature》和《sce》更合适呢?

  当然也有可能人家会拒稿,总之宋问声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

  在仔细研究过一番之后,他选定了《nature》,并按照其修改了格式,然后投给了这本期刊。

  他现在其实也有点担心,担心这篇文章太长了,又或者是不符合编辑的口味。

  《nature》的编辑选择论文一项都是多样化的,这些论文有可能在这个领域是里程碑一样的存在,也有可能仅仅只是一篇值得关注且令人愉快的作品,又或者是神秘或刺激的观察。

  也就是这种古怪、开放的气质,让宋问声这一次选择了这本期刊。

  当然,目前仅仅停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