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九十三章 主食之别_人生一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网上,发起过饮食习惯的地域黑。在冬子浏览的某个论坛上,他还为此发过言。有人说,喜欢大辣大麻的饮食习惯,是当地贫瘠的原因。食材少,为了下饭,所以爱搞刺激性口味。对方当时还举例说明,说江南地区历来富庶,所以味道清淡。而西部地区,最喜欢吃辣椒,是因为没有精细饮食的物产。

  冬子当时仅用四川来批驳,天府之国的出产丰富,怎么也以大味为主?这属于反证法,当时就把别人搞哑了。

  随着深入西安的进程,冬子明白了更多的道理。喜欢吃辣椒,不仅仅用地域的出产就可以解释。因为四川与关中地区,地域物产差距太大了,但仍然酷爱着它。

  辣椒不是中国的原产,不属于五味之一。它给人的感觉不是一种味觉,而是一种痛觉,进入中国才几百年。至今,有人把辣椒叫做海椒,就是说明,它是海外传来的。在西安,你就知道烧烤用的胡椒面是什么意思了,汉唐以来,把来自西域的所有特产,都在前面冠以一个“胡”字。因为,当时的西域人,我们都称之为胡人。包括胡琴、胡旋舞。

  假如传统的五味,涵盖了味道的主要成分,加入一种痛觉,痛觉其实也是触觉的一种,这就极大地掀开了饮食文化的层次。这就好比在三维的空间之中,突然加入一个时间的维度,形成四维空间。

  这就好解释,一个外来物种,能够迅速风靡这个饮食大国的原因了。增加全新维度,对其它食物有了降维打击的可能。

  在这里,还有一些平常并不常见的主食,也是当地人日常的内容。比如小米,过去冬子记得,在爹爹家,曾经有一只八哥,会说些“你好”之类的话,也会念几个人的名字。它主要吃小米。而在这里,小米粥,成了大街小巷的早餐内容。还有大量副食,比如玉米面、苕和土豆等。

  从中国的食物名称上,可以看出对外通商的历史。冬子在城墙根下,碰到一位老师,大概六十多岁,据说是某中学退休的老师。冬子看着他正拿着一支长长的笔,沾上水桶的水,在地板上写书法。

  冬子之所以感兴趣,是因为这位老者的某些风采,有引动像爹爹,所以就多看了一会。

  “年轻人,咋?喜欢?”老者戴着一幅厚厚的眼镜,回过头来,对冬子微笑。

  “不太懂,只觉得你写得好看。”

  那时是下午的阳光,温暖地从城墙外射过来,有一种亚光的金色调。老师停下了笔,与冬子攀谈起来。冬子并不懂什么书法艺术,但对美有直觉。

  “你觉得,哪里好看呢?”

  “说不出来,反正,让人舒服。”

  “对着呢。不让人舒服的是搞怪,艺术就是让人舒服的呢。”

  冬子觉得,这位老者好像爹爹一样,总能够说出一些隽永的话来,简洁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