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二零章、敲响丧钟的人_时空之门16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农民不同,城市平民对于统治阶级的认识要更加清晰一些。《

  在封建农业社会里,农民们对于统治者的认识是很模糊的。对于绝大部分的农民来说,他们面对的统治者是在阶级划分上非常纯粹,但是在官方身份上比较模糊的地主们。

  可是对于城市平民来说,他们大部分都能非常清醒的认识到,王朝的统治者就是朝廷。朝廷就是站在自己这些升斗小民的对立面的存在。

  在封建农业社会里也好,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也好,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总是通过生存斗争体现出来的。

  在封建农业社会的广阔农村里,掌握着生存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人是地主们。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农民造反者会把矛头对准地主。他们一方面对于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封建王朝的认识比较模糊,一方面对代表了正统地位的朝廷缺乏真正的认识。

  城市平民们则不同,在他们所处的环境里,对他们进行剥削和压榨的人,就是朝廷的官员以及官僚贵族集团的附庸势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非常清晰的把矛盾的矛头对准封建王朝。

  不过从现实的角度讲,不论是农民还是城市平民,他们本身虽然都明确的意识到统治阶级的反动性,可是在一般情况下,在生存危机没有爆发出来的情况下,他们还是愿意在封建统治阶级制定的规则和秩序下过平静的生活的。

  造反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是生存危机实实在在的爆发,如果不是生死存亡摆在眼前,如果不是清楚的认识到只有打破统治阶级的规则和秩序才能获得生存物资的情况下,无论是农民还是城市平民,他们都是不愿意采用暴力手段反抗统治阶级的。

  不过就像农民们在清醒的认识到占有生产资料和生存资料的地主已经直接威胁到他们的生存之后,发动暴力手段打击地主获得生存资料一样。城市平民,因为生活在统治阶级的核心区域,他们可以非常清楚的感受到统治阶级对于他们的态度。并针对这种态度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充分的认识到统治阶级毫不在乎他们的死活之后,在充分的认识到除了使用暴力手段打破现有秩序才能获得生存资料以后,城市平民的表现,要比农民们的表现更加坚决更加彻底一些。

  孟子“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观点虽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解释和分析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的。但是这样的辩证关系,也适用于城市平民和封建朝廷之间。

  因为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明王朝的城市平民和统治阶级的关系也是在不断的被简单化的过程。

  以大明王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城为例,三大营十二卫总数将近二十五万左右的京营士兵,到明朝末年,已经全部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