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一四章、亡国之君&亡国之臣 2_时空之门16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况下才搞明白,原来所谓的陕西民变根本就是打着民变旗号的兵变。所谓的土寇和边贼,根本就是朝廷的地方驻军和长城沿边军镇士兵。他本来寄予厚望的督抚文官们真的是一群只知道吃拿卡要虐待军卒民众的混账东西。就是这么一群混账东西,给朝廷惹来了这么大的麻烦。

  朱由检发现,这群文官还真的不如魏忠贤这些太监呢。要不是因为事情闹的太大了瞒不住了,这群东西居然还想要继续敷衍自己呢。

  按照朱由检原先的计划,他是想要先把朝廷上层清洗一遍,把忠于魏忠贤的阉党换下去之后,再开始收拾地方问题。可是现如今,因为陕西全省大乱,山西、河南等地的饥民相应造反,流寇已经有了向外省蔓延的趋势。湖广巡按御史(复兴党炮制)也报告了有陕西、山西、河南的大量流民进入湖广的状况。

  所以朱由检现在还没有办法立即对朝廷上层进行剧烈的人事变动。他只能继续依靠魏忠贤来稳定他还不怎么熟悉的朝政。

  然而魏忠贤现在已经完全的了解了新皇朱由检对自己的态度了。他对于朝政已经完全的放手只等着被发配南京。在这种情况下,朱由检想要向他讨些主意也不怎么现实。

  其实皇帝和大臣的关系,和现代的具有浓郁的权力封建味道的官僚体系内的上下级关系是很相像的。

  新领导不信任并且打压老领导的亲信。老领导的亲信知道自己肯定是被新领导冷落的下场,所以就会在工作中出工不出力。这个时候,如果新领导有着比较成熟的领导艺术,就会使用各种手段安抚老领导的亲信,让他帮忙稳定情况。只有当新领导掌握住了大局之后,老领导的亲信才会被彻底的清洗。

  很明显,朱由检这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并没有掌握什么高深的领导艺术。但是,幸运的是魏忠贤对于天启皇帝的忠诚,仍旧是他可以利用的地方。

  所以等到朱由检对魏忠贤说出大行皇帝曾经对他说过:“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时候,魏忠贤还是不由自主的感动了起来。

  “大行皇帝曾经对老奴说过。这朝政的事情无非在‘钱’和‘兵’这两件事上。可现在的问题是,朝廷如今是缺钱的状况。”

  “从神庙老爷时开始,朝廷在辽东每年花费的银子至少就有百万两以上。东南土司作乱每年也要支出近八十万两上下。现如今,朝廷已经在辽东那边开支超过七百万两,而东南土司动乱虽然已经平定,可是朝廷已经往西南那个窟窿里填进去超过五百万两的银子了。”

  看到新皇面无人色,魏忠贤不由得想起了天启皇帝当年对此的苦恼。他有些低沉的对朱由检说道:“不用奴婢说,皇爷也知道现在内帑里大行皇帝也只给皇爷留下了不到百万两的银子。户部那边因为地方上的士绅和朝官勾结联系,国税也是越来越少。东林党那帮子东南世家就是死也不肯让朝廷征收商税。所以户部那边的银子最多才五十万两左右。”

  叹了口气,感慨了一下大明朝的家不好当,魏忠贤继续说道:“皇爷想要平定陕西的民乱,剿灭地方上的流寇,无非也只能从哪‘钱’和‘兵’这两处着手。有了钱就能买到粮食,有了粮食就能赈济灾民,这就能把流寇乱民的根子掐掉。”

  “至于‘兵’的事情,其实归根到底也是‘钱’的问题。陕西方面的奏报奴婢已经看过了。陕西地方不是没有兵,地方的督抚们主要问题是他们向朝廷要饷的同时,还要克扣官兵的银子,这才让本来是去剿匪的官兵自己溃散然后成了匪。其实只要朝廷把饷银发足了,再派遣几个可靠的监军下去,这样地方督抚才能用心剿匪。”

  “所以依奴婢看来,无论是杨鹤的“剿抚兼施、以抚为主”,还是洪承畴的“以剿坚抚,先剿后抚”没有钱都是行不通的。即使一时安静了地方,只要饥民灾民不断,这种事情总会再闹起来的。”时空之门>

  ———————————————————————————————

  正文第323章亡国之君&亡国之臣2。.。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