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六七章、学员张兆欢 6_时空之门16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正常历史上的蒸汽机生产过程不同,复兴会的第一机械厂生产蒸汽机的过程,可不是完全使用手工方法敲敲打打的完成的。

  虽然蒸汽机的工业化生产在明末这个环境中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因为王书辉穿越时空的金手指,所以,复兴会的蒸汽机生产一上来就是“用蒸汽机生产蒸汽机”的正规工业化的模式。

  经过五六年的摸索和实践,复兴会的所有工业企业都已经大略的实现了标准化、专业化、流水线的生产。由钢铁厂生产的铸铁(气缸体,机座等)、熟铁和低碳钢(曲轴,连杆等);中炭及以上钢材(活塞销啥的)等;由冶金厂生产的青铜(十字头,轴承)等各种不同工厂生产出来的标准尺寸的蒸汽机零件,都是由蒸汽动力的车床和设备制造出来的。

  最后,这些部件会在标准流水线上被逐个的安装起来,最后成为针对各种工厂的不同类型的蒸汽机。这些蒸汽机经过检验部门的检验之后,就会被装到复兴会生产和使用的标准集装箱里,通过铁路运输到各个部门和单位。

  从1624年开始,复兴会的专门生产蒸汽机的第一机械厂,就已经开始扭亏为盈产生大量的效益了。这一方面是复兴会内部新的经济核算制度开始运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复兴会第一机机械厂生产的多用途和多型号的外销型锅驼机开始在江南地区打开了市场。

  说起来也是非常有趣,明朝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工人运动就是在复兴会带领下的长江中上游商团(枝江商盟、松滋商盟、武昌商盟、秦氏商团等)的纺织品倾销冲击下的江南地区发生的。

  因为复兴会和长江中上游商团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倾销价低质高的机(蒸汽机)织棉布,导致了江南地区特别是松江地区的大量棉布织坊开始破产。从1624年年初开始,因为江南地区棉布的市场竞争的全面失败,江南地区从松江府开始,大量的纺织作坊开始进入全面破产的状况。大量在纺织作坊中完全依靠做工为生的江南手工工人大量失业。

  有趣的是,因为复兴会领导的长江中上游商团大量收购棉花,所以河南、山东、江苏、南直隶等地的棉花生产不仅没有因为江南地区的棉布作坊的破产而进入萎缩状态,反而因为复兴会和长江中上游商团的蒸汽纺织工厂的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大规模的增加。

  甚至于原本并不怎么进行棉花种植的湖广地区(湖南和湖北)的地主们,也开始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棉花种植。(主要是在湖南地区,湖北地区的棉花种植基本上是由复兴会农场实现的。复兴会的部分农场规模化的种植了一定量的王书辉从现代带来的优质长绒棉。)

  从宏观上讲,因为复兴会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