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章、都是运河惹的祸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涉市场的命令,可没有办法下。资本主义经济市场,政府是不能干涉企业正常运行的。

  作用法律制定者,政府自然不可能违法了。况且,那么多企业产能过剩,总不能直接行政命令,勒令他们减产吧?

  反正市场上优胜劣汰,总是要死掉一批的。长痛不如短痛,谁生谁死就各凭本事了。

  内阁选择先救国企没有毛病,亲儿子总是要受到优待的。国企滞销的产品出口了,国内的产能过剩压力也就减小了。

  弗朗茨继续问道:“应急预案做好了么?”

  私企不是不救,主要还是要看经济危机的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

  政府不是保姆,不可能保证企业不破产。能不能生存下来,就要看资本家自己的判断力了。

  要是自己作死,那就真的会死。聪明人看到国企的大动静,一早就开始跟风了。

  反应不过来的,那就活该倒霉。没看皇室产业都在逃命了么?

  皇家银行都可以看做是奥地利经济的风向标,只要银行收紧银根,一准是经济出现了问题。

  公开经济危机更加不可能,那么干,没有经济危机,也会人为制造出经济危机来。

  市场一旦发生了恐慌,带来的损失比经济危机更加可怕。根据弗朗茨的经验,经济危机就是在比赛,谁跑的快谁就是赢家,谁接了盘谁就活该倒霉。

  费利克斯首相解释道:“陛下,这次经济危机不同于以往,完全就是单纯的产能过剩。不光是我们,绝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出现了产能过剩。

  美国内战、普俄战争,让这种危机变得更加严重。战争发生前,各国就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苗头。

  如果当时危机爆发,市场很快就会自我调节过来。现在不一样了,初步估计国内的产能应该超过市场需求的30%,某些产业可能超出市场需求的一半,还有可能更高。

  除了让市场优胜劣汰,淘汰掉弱者外,我们根本就别无选择。全世界都找不到这么大的市场,掀泄这么大的产能。”

  这是发战争财的后遗症了,俄国人战争时期大部分物资都是奥地利垄断供应的,这就导致了奥地利很多行业产能过剩。

  战争结束后,市场进行了一定的自我调节。然而,经济转型不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

  现在经济危机来了,很多反应慢了一步的企业自然就逃不掉了。

  当然,对大企业的冲击或许不是太致命,毕竟前两年发了战争财,积累了资本实力。

  只要没有盲目扩张,现在兜里都还有些钱,拥有度过这次危机的弹药。

  产能过剩严重,这也意味着靠对外输出,无法摆脱危机。经济危机爆发,国际市场很快就会萎缩,属于奥地利的市场就只有本土和殖民地。

  别的海外市场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不是市场大小的问题,而是购买力大小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奥地利也是这个年代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了。人口超过奥地利的国家还有两个,然而市场却远远无法与之相比。

  当然,计算殖民地的话,这个排名就后退了一位。英国人依然是这个年代的王者,没有人可以和他们比。

  弗朗茨点了点头,办法不是没有,只不过不符合这个时期。经济危机爆发,让传统产业危机爆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加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传统产业没有足够的利润,资本家们就不得不把眼光放在新兴产业上。

  可以想象,要不了多久,奥地利的新兴产业就会四面开花。在这种背景下,弗朗茨自然不会干预了。

  倒在经济危机中资本家,就只能算他们倒霉了。自己的投资眼光不行,怪得了谁?

  就当是新时代的祭品,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做出贡献。投资眼光不行,就算是侥幸逃过这一劫,后面也要倒在工业革命新旧交替中。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