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章阔端声西击东_登基吧!大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挺进的军队,内心却有一丝忧郁。

  阔端调集山东两路蒙军南下,大举进攻宋国,李璮始终觉得有些冒险。

  虽说宋国军队的战力比较拉胯,但是能在辽金西夏的进攻下,坚挺到现在,并保有江南半壁之地,显然也有一定实力。

  李璮虽有顾虑,但阔端坚持,他也没有办法。

  此时,李璮只能期望渡河之后,蒙古人能够打出威风,迅速使南宋臣服,否则让南宋水军断了归路,那便得不偿失了。

  在夜色的掩护下,李璮率领三千精锐,向涟水方向急行。

  南宋在淮河沿岸,部署了重兵防守,不过毕竟几百里长的河道,不可能处处驻扎重兵,总有薄弱之处。

  一般而言,蒙古很难摸清南宋军队的防御情况,不知道哪些河段有重兵防守,便也不敢贸然渡河。

  因为不清楚对岸兵力,万一遇见宋军重点防御的河道,那么强渡的大军,必然会损失惨重。

  这也是南方政权能够依靠长江、淮河抵挡北方政权进攻的重要原因。

  这种情况下,敌军要过河,要么是摸清了对岸情况,知道对岸没有驻兵,没有陷阱,要么是自身有强大实力,做好了强渡的准备。

  现在蒙古人的情况,无疑是属于前者,阔端已经摸清南宋的布防情况。

  本来蒙古人不可能知道赵范的部署,可是宋朝对军队限制很厉害,早年将军出征在外,行军打仗都要按着朝廷制定的阵图来,毫无主动权,现在没那么夸张,可赵范如何布置防御,却也必须上报朝廷。

  这也就是说,朝廷内部一旦有掌握这些机密的官员暗通蒙古,那么蒙古就可以拿到前线军队的布防情况。

  有史弥远的暗中帮助,此次蒙军等于是开了全图,关掉了迷雾,对宋军的布防了如指掌。

  根据蒙古人获得的情报,赵范防守的重点在楚州,扼守蒙军南下的门户,阔端便另辟蹊径,寻找新的渡河之处。

  淮河两岸地形多为平原,行军道路并不艰难,蒙军骑兵动作迅速,半夜时间就抵达涟水。

  “元帅,渡河点就在前面!”前来接应的蒙军千户,见到李璮后,指着前方一处隐秘的河湾,“卑职在那里藏了不少渔船和舢板!”

  这次攻宋,蒙军准备了一个多月,李璮得到阔端的命令后,便提前派遣军队,收集渡船,寻找渡河地点。

  李璮微微颔首,询问道:“搭建浮桥的材料准备好没有?”

  “回禀元帅,卑职已经准备了足够的绳索、铁链、还有木材和小船!”军官回道。

  南宋水师厉害,顺流而下,速度不下于骑兵奔袭。

  因此蒙古大军渡河速度必须要快,而这便要求蒙军能够快速在河面上架设多条浮桥,供蒙军迅速通过。

  大军渡河的浮桥,搭建起来也很简单,只要准备充足,将小船首尾相连,用绳索和铁链配合木桩固定,上面再搭上木板便可。

  李璮遂即道:“传令下去,士卒先入城隐蔽,你带本帅前往渡河地点看看!”

  当下李璮跟着属下,奔驰一阵,来到一座丘陵山脚道:“元帅,就是这里!”

  李璮打量了河面,十分宽阔,不过胜在水流比较平缓。

  “对岸什么情况!”李璮一边远眺,一边询问。

  千户回道:“对岸只有一个墩台,驻扎不到百人,相距二十里,才有一座河防大营!而且对面是一大块平原,骑兵一旦过河,宋军就拿我们没辙!”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