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9章 副职_魏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乃我魏国干城也,淮南无将军,不可安矣!”

  巧言令色!

  夏侯妙才为人不苟言笑,怎么就生出了伱这么个奸诈之徒来!

  满宠早年任职许令的时候,夏侯渊就是颍川太守,二人不乏交集且还颇为熟稔。

  故而在夏侯惠话语刚落下的时候,他就在心中骂了句。

  但却没有出声鄙夷或其他。

  因为夏侯惠这句“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说的很对。

  以他的将略,既然笃定了孙布乃是诈降,想将计就计还真不算难事。

  只不过是不屑为之罢了。

  且自他都督淮南战线后,便推行着被动守御的战术,这是石亭之战后魏国东线不复伐吴之力的使然,故而也不想设谋诛杀一个区区中郎将,而变成魏国出城与贼吴鏖战于野。

  “下去吧。”

  沉默片刻后,他便将夏侯惠撵了出去。

  旋即,又将李长史唤来,直接吩咐道,“贼子孙布授首之事,表于朝廷罢。嗯,录书之时,将前因后果记得细一些。”

  前因后果?

  是要将王凌私自遣兵之不智重重着墨吗?

  老于世故的李长史,闻言心中讶然了声,面色有些犹豫,有些欲言又止。

  也让满宠见了,便问了句,“李长史认为,此中尚有不妥之处?”

  “不敢。”

  轻言而回,李长史低声说道,“将军,王使君遣兵出迎孙布之事,庙堂此时应是已然知矣。”

  言罢,也不等满宠发问,便径直将缘由道了出来。

  原来是庐江太守文钦近些时日,以剿匪为名,亲自引着精锐将士潜入灊山各处,将那些遗民部落给袭击了。

  不仅将男子满十五岁者皆斩首,且还将老弱妇孺押回庐江郡充当官奴。

  期间,随他出去的兵将不乏对那些妇孺有奸淫掳掠之事,但文钦皆不问责,且还大肆宣扬自己除寇之功。

  身为刺史的王凌,本就对郡县有纠察之权,对文钦的行为颇为不齿,便出言指摘其残暴不仁云云。

  亦令文钦勃然大怒。

  二人竟公然在官署中吵了起来,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且文钦归去后,犹意难平,竟自修表庙堂请功,且还夹恨将王凌中贼吴孙布诈降之事录了进去,直接声称王凌不智、无有韬略。

  满宠听罢,也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王凌与文钦不和之事,他早就知道了,也不打算理会。

  反正这两个人皆有弊短,都不是什么善与之辈。

  参合进去了,说不定还无事惹一身骚。

  况且他并不担心此二人有龃龉会有误御吴的战事——他自文帝曹丕时期就假节钺了,在战时有专断斩伐之权,王凌与文钦为了自己的性命考虑,也不敢违抗他的将令。

  “我非意指王彦云之事。”

  摆了摆手,满宠复作言道,“且王文二人的龃龉,我亦无心理会。而是让你在录书之后,复添一句我已然将夏侯稚权转入骑兵曲任副职。”

  原来如此!

  这次,李长史了然了。

  满宠的想法其实和他前数日作私书给天子曹叡是一样的。

  乃是觉得夏侯惠这人太好兵行险招,在职主官时常有弄险之举,故而还是将他转为副职,夺了他的自主决断之权,让他安安分分的活着。

  是的,活着。

  弄险多了,终会有将自己弄死的一天。

  而夏侯惠乃是天子曹叡器异之人,若是死在了淮南,满宠与他虽然不会被天子记恨,但有机会避免的情况下,何必还要遭这种事呢?

  “唯。”

  李长史恭声而应,“将军可安心,在下知其中干系矣。”

  “嗯”

  轻轻颔首,满宠继续说道,“对了,斥候营中那姓蒋的军司马,叫什么来的?”

  “蒋班蒋公俊。”

  “对,就是他。他在军中多年,资历与功勋皆可任斥候营主官矣,便让他补夏侯稚权转职之缺罢。”

  “唯。”

  返乡过节了,诸君端午安康啊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