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9章 借势而起_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喜点头:“我让他们多带些砖头,瓦片,木料,茅草,多分出去几波人手。到底是大江南北走过的,比我的想法好,周全。”

  周澜拉着媳妇的手,心知,自己差了媳妇好远呢:“莫要觉得我心冷就好。我首先要考虑妻儿,家人的安危。”

  若是对这样的郎君心怀怪罪,那不是瞎矫情吗,她也没有心怀天下呀。

  姜常喜:“我又不是傻子,能有你为我如此周全,高兴还来不及呢。再说了救急不救穷,本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人说为善不为人知,小夫妻做这事情的时候当真是什么都没有多想,都是庄子附近的乡邻,帮衬一把而已。

  可周澜把姜常喜送回了府里,扭头就再次去了庄子上,跟着庄子上的仆人一起去给农户修房子了。

  姜常喜都被周澜这波操作给弄蒙了,怎么还身体力行了。?

  多冷的天呀,她对夫君没有这个要求。行善不用把自己搭上,她真不是那么高大上的人。

  人家周澜淡然的说了:“用你的话说,都是邻居,互相帮衬一下而已。能力所及。”

  先生扫一眼自家大弟子,这是个走仕途的,脸皮厚,目的性强。

  周澜也不能说,我就是顺便,既然做了,为什么不能给自己做个铺垫。当然了当着媳妇的面,他还是要脸,要形象的,不太敢说的明白。谁不愿意在喜欢的人眼里白璧无瑕呢。

  若是姜常喜知道周澜的想法,其实更想对他说,你心黑点没关系,太无暇了,我也吃不下去饭。

  保定府这边也有弄粥棚,施粥的大户人家,姜家就有这样的粥棚。

  姜常喜觉得这更像是摆拍,当然了也不能否定人家,也确实能帮衬到一些人。

  毕竟保定府街面上的乞儿,若是真的多到许多人家出来摆粥棚,那么保定府的官老爷怕是就要坐不稳了。

  姜常喜看的明白,不过姜二娘子过来同她商量要弄粥棚的时候,姜常喜还是点点头应下了,随大流呗。

  不过虽然说是随大流,自家出的粮食一点不少的。不能让人说弄虚作假。

  当然了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庄子那边。

  所以大雪过后,各家吹捧各自善举的时候,姜常喜不显山不漏水的,同别人做的差不多。

  可在庄子那边周大爷做的那是实打实的事情,特别的接地气。

  哪个村落上没有几户被周大爷帮衬过的呀,这名声虽然来的比保定府这边的善举慢上许多,可到底还是有的。而且持续又凶猛。

  可以说不声不响之间,周大爷周澜在保定府开始扬名了,还是默默无闻做好事不炫耀那波的。

  连保定府的知府老爷都知道周澜的名声了。消息来源还相当的确切。

  官差在调查灾情的时候,挨着周大爷庄子上的庄子,修缮的最快最好。对于知府来说这是政绩。

  听闻都是周大爷带着庄子上的仆人过来帮衬的,而且周大爷不拘小节,同他们一起修屋顶。亲力亲为。

  庄户人家嘴里没有多余的吹捧,实实在在的把周大爷给夸了一通,周大爷还能听他们说说地里的产量,这样的读书人太少了。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