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3章 财帛动人心,富贵惹心醉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营内日复一日习练军阵厮杀,而辅兵则常年待在军屯田上,确保正兵的粮食用度,也就是说,军屯田上必须常年保留一些人耕田种地,而这就需要保证一点,那就是军屯田数量足够多,至少要超过正常养活正兵、辅兵田地数量的一半,甚至一倍。”

  “之所以超出这么多,那是因为军队作战区域不定,可能需要在千里之外作战,而且还要预防天灾造成的饥荒,需要一定的粮食储备。”

  蔡琰虽然是个女人,而且年岁也不大,但她还未成年时就做过董虎的小从事,对军屯田、民屯田的事情也算有所了解,听了他的话语后也不由点头赞同。

  董虎又说道:“辅兵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养活兵卒,百姓租种大户人家的田地,目的是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佃户不可能舍下家小不顾而去供养兵卒,除非曹操从佃户之中专门抽调一些人成为辅兵,而一旦抽调了佃户家中的青壮,也必须将一部分田地送给这户人家,将这部分田地变成民屯田,不再收取佃租的那种。”

  “沛国二十一县共计二十五万人,平均每县一万人,扣除掉老人、孩子、妇人,谯县也就有三五千青壮,就算整个谯县耕田都是曹家的,百姓都是曹家的佃户,曹操也不可能将自家田地变成供养三五千兵马的军屯田、民屯田,这是不现实的。”

  “除去曹操没有在家乡屯田养兵的必备条件外,最大的困难是,跟随着的兵卒根本不可能愿意屯田!”

  董虎正色道:“各路诸侯招募、征募的兵卒与咱名下的兵卒不同,咱起初是招募的两千佣兵,都是有今日没明日的人,自身穷的与乞儿一样,是无有田地的那种,这样的兵卒,若咱当年有大量田地,咱若开口给他们田地耕种,他们绝对会欣喜若狂,是愿意做屯田兵的。”

  “之后呢?之后的董部义从无不是在战场上俘虏的兵卒,起初的凉州羌人也好,之后的豫州黄巾军也罢,无不是战场上俘获的俘虏,既然是俘虏,他们也没有什么愿意不愿意的事情,咱给他们田地耕种自养,他们就得耕种自养,可曹操手里的兵马呢?那都是自愿加入的,是想着趁机荣华富贵的兵卒,在家时耕田种地,跟着曹操混事后还是耕田种地,那还不如回家种地呢,至少回家种地还能养活家中妻儿父母,跟着曹操种地,兵卒又能得到了什么?”

  “屁啥得不到,那兵卒就愿意屯田耕种吗?”

  蔡邕、阎忠和一群送行文武们全都露出苦笑,但这是极为现实的问题,事实上曹操屯田养兵,那也是在俘虏了青州黄巾军后的事情,而不是在当下。

  尽管蔡琰已经嫁过了一次人家,衣着也与妇人没两样,在董虎眼里只是个未成年的女娃,却也是长大了,没有大咧咧揉她脑袋就是了。

  “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