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节 争权论朝堂【二】_黄巾张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暗中扛上,顺带打击“十常侍”以外,还有着自己的考量。

  当年的“党锢之祸”,对党人一脉的伤害,的确是太大了。虽然中平元年,天子撤销了“党锢”,可是这十几年的打压下来。原本声望如日中天的党人,现在只能说是剩下小猫两、三只。

  而且,由于党人们是从白身重新出仕,还需要一步一步的。从低级官吏做起。到目前为止,党人在朝廷的高层重臣中,还没有建立基本的势力。

  如袁绍,王芬这样的,已经算是混得极好的了。就算是何顒,若非他与大将军何进有些疏远的亲戚关系,也没有可能深入的参与到何进的基本班底中去。

  这一切的根源,终归到底,就是一条:

  ——朝中无人尔!

  想要让党人重新快速的崛起,就必须在朝廷里,得到至少一个“三公”一级重臣的鼎力支持。纵观当今朝廷,有可能,也有需要大力提拔党人的重臣,只有何进一人。其余重臣,包括汝南袁氏在内,都是各有出处,对党人的态度,都不是太亲近。

  这一点也很好理解。与党人关系密切的朝臣,在当年的“党锢之祸”期间,毫无疑问会遭到宦官们的强力打压。只有与党人关系平平,没有直接联系的官吏,才有可能避免宦官的迫害,一路升迁。

  比如袁绍本人,纵然身为袁氏的嫡子,下一辈的核心人物之一,在袁氏的庇护下,又没有做过什么明显针对宦官的事情,依然不能完全免遭宦官的猜忌。

  大名鼎鼎的十常侍之一,车骑将军赵忠,就曾经在袁绍隐居雒阳,未曾出仕的时候,对手下的小黄门宦官说道:

  “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

  ——袁绍这个小子,不肯做官,私下里却畜养死士,不知他想要干嘛?

  话语里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指责词语,可是赵忠话语里的潜台词,稍微有点儿脑筋的人就听得出来,那就是:

  ——想造反吗?

  这句话传到袁隗的耳朵里,可把袁隗吓了一跳。汝南袁氏的传统,就是在对立的双方之间保持相对中立。被赵忠这么一说,袁隗立刻将袁绍找来,臭骂了一顿,呵斥道:

  “汝且破我家!”

  ——你要我袁氏卷入朝中纷争,家破人亡吗?

  这件事情,充分的说明了袁绍与十常侍之间,到底有多么的不对付。

  虽说袁绍在出仕后,并没有受到来自宦官的阻碍,可双方的关系,也一直没有什么改进。而在另一方面,袁绍哪怕再出色,有家中的几位长辈在,袁氏的资源,也绝不可能用于扶助党人的上升。

  这样的局面,对于隐忍多年的袁绍来说,自然不能满意。

  如今,袁绍一发现身为大将军的何进,居然与原来的盟友——宦官,发生了尖锐的冲突,立刻就觉察到其中蕴藏的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