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五十二章 重组_国民法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方来,先检查起了锁具。

  刑警支队的招待所,日常接待3个专案组,哪怕是在餐厅里,服务员都熟练的用屏风围出一圈独立的空间。

  江远不能立即拆锁,先用工具探查一番。

  首先,锁具并未经过暴力对待,也就是说,没有人用撬门撬锁,或者97-2式防爆枪喷过它。剩下的开锁途径,其实也就剩下两种了,一种是钥匙开锁,一种是技术性开锁。

  大部分的技术性开锁,就是开锁师傅使用的招数,常见的有用钩子开锁的,也有用锡纸开锁的。

  而对警方的痕迹检验来说,这里也有专业的应对手段。所谓“通过典型痕迹鉴别技术性开锁。”

  因为技术性开锁,其实也不是什么新发明,或者说,各种各样的发明,早在几十年前就玩烂了,新时代的锁王贼王也不再是机械锁天才了——由此推出,既有的技术性开锁手段,就会有既有的痕迹。

  也就是“典型”、“稳定”的开锁痕迹。

  开锁方式是经典模式的,留下的开锁痕迹自然就是典型的。而开锁的训练做的越多,开锁的动作就越固定,留下的痕迹就越稳定。

  早些年,在入室盗窃比较昌盛的年代里,一些娴熟的警方痕检专家,不仅能够认出锁具里的技术性开锁痕迹,还能根据痕迹的不同,看出本地的一些出名的贼头的操作痕迹。

  可以说,是人怕出名猪怕壮的极好的事例了。

  现今的技术手段自然是更先进更完备的,只不过,入室类的案件少了,让此类技术的发展反而滞后了。

  江远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沉吟起来。

  “怎么说?”郎亨看他的样子,着急起来。

  “至少没有用撞锁类的方式,被开过锁。”江远这个答案,跟之前的专案组的痕检判断是相似的。

  郎亨不由叹了口气,道:“这样看的话,这条路还是走不通的。”

  江远不置可否,反反复复的翻看着卸下来的锁具。要说的话,江远是有一个LV6级的工具痕迹鉴定的技能的,但用在这里也不是太合适,因为现在首先需要的是找到痕迹,而不是判断该痕迹属于谁。

  LV4的犯罪现场勘察,甚至LV3的车辆痕迹鉴定,此时也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也只能提供一点帮助,并不能解决问题。

  房间内的气氛一时间沉闷了些,黄强民看的着急,道:“可惜现场也没有什么血迹,否则的话,江远通过血迹侦破入室杀人案,不是一次两次了。”

  “血迹确实能看到很多东西。”郎亨赞成。

  黄强民撇撇嘴,心道,你说的很多东西和我说的很多东西,那不是一个很多。

  但是,本案中没有血迹,江远的血迹分析的技能也就无从发挥,黄强民大为遗憾。在他的脑海中,江远掌握的各种技术手段里,这招是极好用的。

  “要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