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值,比如司马光给程夫人写的那篇,就是上品。

  王珪对这些很感兴趣,找了几块碑,观摩起书法文章来。

  一个襕衫士人也在这里看碑,待到转过身来,王珪大惊,竟然是蔡确!

  环视左右,发现没有别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抱怨道:“持正也太不小心了,朝中要是有人知道,那还了得?”

  蔡确是一身穷秀才的打扮,与平时的风格迥异,拱手道:“蔡确不会如此不小心的,有从人在下方守着,相公不用担心。”

  王珪这才说道:“也罢,想来持正此举,不为无由吧?”

  蔡确说道:“非为别事,特为相公解忧而来。”

  王珪怫然:“我何忧之有?”

  蔡确微笑道:“忧在中书近案咫尺,亦在南海隔空万里。”

  “你!”王珪说道:“吴充心力不足,不久便当自去;苏明润……苏明润年纪轻轻,我又何惧之有?”

  蔡确说道:“吴充累被弹劾,陛下尚且优容,不是拿死证据的重拳,难以搬动。”

  “苏明润年纪的确不算高,但是常年在外,屡建功勋,如今已是特进,郡公。”

  “而王相公随伺帝周,每以文章受赏,却难有建树之功,好像如今连银青光禄大夫都还不是吧?”

  说起这个王珪心里就有些苦,这上边的确是他的最短板,而苏油厉害就厉害在这里,散阶高得一逼。

  还没有做过宰执,却已经和退休的王安石一样,成特进,封郡公了。

  而且之前做过权知开封府,那是“四入头”之职。

  所谓“四入头”,就是宋代任用执政大臣,多从三司使、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中挑选,于是时俗给了这四个职位这样的别称。

  平交趾,纳占城,开南海,朝廷每年岁入,陡增千万,这等大功,不得不酬。

  加上才三十出头,就转运安抚四路,年轻权重,没有制衡,又不得不防。

  因此朝中已经有人不断上书,要求赵顼召回苏油,以他位待之,这样方能有利驾御,以免苏油跑偏,有失君臣之义。

  很正确,很有理,可是王珪很不愿意。

  凭什么我就只能当一辈子的次相,或者当空名首相,实权在握它不香吗?

  蔡确明白王珪的心思,再扎一刀:“苏明润强识明敏,都下喻之雍和比富弼,识问比陈襄,强干比韩琦,周至比丁谓。”

  “吴充曾经上奏,请召苏油,理由是经国干臣,不当久外,中枢乏贤,积事如山。”

  “相公,苏油入朝,当然也不会影响你中枢职要,只是难得称意而已。如今看来,相公是光风霁月,必可包容,却是蔡确多虑了,这便告退。”

  “等等!”王珪脱口而出,说完都觉得有些可耻,赶紧遮掩但:“苏明润的吏能天下第一,这是公认了的。其德性自小便得昭陵皇帝嘉许,也是公认了的。”

  “仕途十八年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