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举措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对台谏的迂阔是深受其害,深恶痛绝。

  王陶冷笑道:“本人官职,乃相公所荐,陛下亲点。想让谏官希从宰执,瞒隐奸弊,即是不忠!”

  欧阳修气得说不出话来,王陶这才转身道:“陛下,苏油按治三州,奏报一应从简,理政每事更张。其所任皆亲信,谄我者从之,非我者去之,岂不是佞臣希图侥幸,巧做安排?大奸似忠,大枉似直!此一罪也;”

  “朝廷铜政,乃是专榷,本应是朝廷之利。苏油私炼精铜,下收民意,上惑天心,以朝廷当得之利为功,驱中枢苟且之意如奴,大奸巨蠹,莫此为甚!此二罪也。”

  “河北黄河,屡修屡溃,哀殍遍野,民不聊生。十万正军,漂没于今,未足三万!苏油却建议以十五万斤铜助山陵之费,朝廷会以此为功吗?这分明是导君以谄,陷上于恶!此其罪三也!”

  “陛下,华元之讥,春秋早著。望严责苏油,窜于蛮荒,以儆效尤!”

  赵顼摸了摸鼻子,台谏之横,今日算是领教了,窜你个鬼的蛮荒,他一直就在蛮荒打转好不好?!

  韩琦气得白胡子都飘了起来:“大理乃是外邦!朝廷榷法,岂能用之于彼处?!苏油拓外境之利源,解中国之困厄,本身又是转运使身份,铜政就是其正职,是为朝廷出力,何罪之有?”

  “其铜料输转,也是与各路转运司交接,监督严密,非私授也。种种规划,制度,分明周析,向前两次奏策,早有言明。只是中枢文牍繁巨,前两次都忽略了而已。”

  王陶顿时话锋一转,奇峰别出:“陛下,所以臣弹劾中枢宰执,韩琦,曾公亮,素餐尸位,怠逸朝纲,乞陛下去之!”

  韩琦顿时傻眼了。

  靠!扯了半天,原来是等老夫口误,攻击中枢才是王陶的根本目的!

  然而还没有完,监察御史刘庠出列:“臣,劾参知政事欧阳修,入临福宁殿致哀,衰服下衣紫衣,专恣违礼,乞陛下去之!”

  欧阳修大力推荐的御史里行蒋之奇,这是也突然出列:“臣,劾参知政事欧阳修,帷薄不修,与长媳及私,为人臣之耻,乞陛下去之!”

  此语一出,朝堂哗然!

  台谏与政府,彻底撕破脸了!

  一旦宰相被台谏弹劾,那就要闭门谢罪,避位待参。

  散朝之后,文彦博送韩琦出来,低声说道:“还记得除授太子詹事时的事情吗?”

  韩琦跺脚大愧:“见事之晚,直宜受挞!”

  ……

  当年王陶事韩琦非常恭敬,韩琦也非常器重他。

  等到赵顼被立为太子,建立东宫班子的时候,英宗本来是要用蔡抗为太子詹事的。

  韩琦却努力向英宗推荐王陶,往皇帝身边塞私货。

  文彦博私下对韩琦说道:“王陶是给你吃了什么药了?为什么用蔡抗不行?你就依了官家的意思吧。”

  韩琦却认为王陶是人才,对文彦博的话一点听不进去。

  到了今天,王陶看出了赵顼对韩琦有些忌惮,接下来肯定会调整国家核心班子,上自己的人,于是视韩琦如仇敌,卖力声讨。

  如果说王陶是真正的希从上意,那蒋之奇弹劾欧阳修,也是为了解救自己。

  他是因为在濮议问题上和欧阳修保持一致,因此被欧阳修一力推进谏官队伍的。

  欧阳修为这件事情甚至还拉上了英宗背书,当年几个小官的任命中,英宗专门出手诏,点了蒋之奇的名字。

  这个人,必须安排在御史里行的位置上去。

  后来欧阳修成了朝官之敌,人人喊打,眼看变成一艘即将没顶的漏船,此时不跳水,就会被拖下水。

  于是蒋之奇开始收集对欧阳修不利的言论。

  其实欧阳修被人告发私德不修,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老头很惨,命犯小辈女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57ty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